11月15日,從潞安工程公司礦建分公司余吾TBM項目部井下安裝現場傳來喜訊,“潞盾一號”自9月23日在余吾煤業南風井開始進行設備部件安裝以來,經過近兩個月的緊張安裝,截至目前盾構機主機及臺車已在井下全部安裝完成,刀盤已步進至始發位置,正在連接線路管路,即將進入整機調試階段。
潞盾一號
“潞盾一號”是一臺可開挖直徑6.33米,設備長度85米,總重約650噸特大型設備,是全省井下現用最大直徑,也是潞安化工集團首臺大直徑的盾構機。作為潞安工程公司礦建分公司推進“二次創業”,拓展硬巖快速掘進業務的重點項目,成功完成了該公司有史以來“以技術指導生產、以安全決定效益”的一次挑戰。
今年4月設備招標成功后,潞安工程公司礦建分公司就立即開始項目建設,并于7月掛牌成立“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礦建分公司余吾TBM項目部”,但早在項目部成立之前,礦建分公司就已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前期的準備工作。
潞盾一號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等項目是行不通的,只有靠我們自己,把專業知識、精細管理、現場作業、質量標準做到極致,才能確保各項指標完成。”這是潞安工程公司礦建分公司經理高云在該項目成立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為培養一批高素質精英人才,打造一支專業化隊伍,潞安工程公司礦建分公司成立了專班小組,TBM項目部成員從最初的2人到現在的101人,其中本科學歷達26人,工程師9人,35歲以下人員80人,下井工作經驗5年以上的人員占43%。B類安管人員16人,井下班組長8人,井下電氣作業9人,煤礦掘進機司機3人,電焊工2人,安全工長3人,風機崗位工7人,皮帶機司機10人,專業隊伍得到了加強,滿足了隊組現有的生產施工需要。為更好地學習技術和經驗,專班小組人員還先后多次赴長沙參觀學習,分批次安排人員至長沙鐵建總部進行生產監造,并組織TBM專班小組召開階段性工作會,分析研討階段性進展,統籌安排項目進展情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盾構機能夠如期下井運行。
赴長沙參與生產監造的李慧清回想在長沙工作時說:“在監造期間,我們堅持問題導向,每天都把詳細的學習情況進行匯總,看哪些知識是可有可無的,哪些是舉足輕重的,對一個一個的問題進行詳細梳理、縝密思考,并結合咱們自身的實際情況,總共提出了電氣類問題18條,機械類問題17條,設計類問題9條,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向廠家反饋,44條問題全部整改完善。”
潞盾一號
9月19日TBM盾構機在余吾煤業公司南風井順利進場,9月23日,盾構機正式開始設備部件安裝。為確保整個施工過程安全可控,組裝期間,潞安工程公司礦建分公司余吾TBM項目部擬定了現場跟班制度,排定井下跟班表,要求每班次必須在管理人員的監督下安全生產,隊組每班配備專職監造人員攜帶防爆手機,對當班安裝工序及關鍵部件安裝參數標準地記錄寫實并留存影像資料,升井后及時歸類整理,確保盾構機安裝高效組裝。
盾構機的安裝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期間遇到了要將重達350噸以上的主機分階段步進至工作面,為后配套臺車創造足夠的安裝空間,但余吾煤業公司存在井下巷道下山坡度大,設備主機段尺寸過大、噸位過高這樣的關鍵難題。為保證安全步進,防止設備溜坡或者栽頭,潞安工程公司礦建分公司余吾TBM項目部針對安全現狀,多次召開技術研討會和現場辦公會,用理論數據加上現場試驗,推算軌道摩擦系數,最終確定通過4組夾軌器,在主機前方2組制動,主機后方2組提供步進動力的方式進行作業,并在設備滯留坡段時在巷道兩幫掛設手拉葫蘆,起到保險繩的作用,確保主機步進安全。
目前“潞盾一號”已經平穩安全快速地步進至工作面迎頭,這也成為潞安工程公司礦建分公司TBM設備安裝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