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地鐵建設又傳捷報。記者獲悉,深圳地鐵在建最大規模停車場12號線赤灣停車場主體工程已經全部完工,將于年底與深圳地鐵12號線同步投入運營。
該停車場自2018年10月31日在赤灣首次引爆“開山炮”以來,歷經1300多個日夜,深圳地鐵集團和施工單位中國電建共同打造的“鏡面混凝土”,綠色低碳,大大減少了后期裝修工程量。
據介紹,深圳地鐵12號線赤灣停車場緊靠深圳第二大貨運碼頭蛇口碼頭,是深圳地鐵12號線的配套工程,也是目前深圳在建的規模最大的地鐵停車場。建成后,將承擔12號線部分車輛的停放、列檢、洗刷、雙周三月檢等工作。該停車場長1050米,最寬處370米,最窄處90米,總占地面積24.1公頃,相當于34座足球場的大小。
赤灣停車場立柱約1221根,梁板將近10萬平方米,混凝土用量達到32.8萬立方米。面對異常龐大的混凝土澆筑體量,深圳地鐵攜手中國電建共同打造的“鏡面混凝土”,從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施工方案、倉面設計、鋼筋配比、標準化大模板、過程控制到后續的混凝土溫控防裂、養護,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鏡面混凝土契合綠色發展理念,大大減少了后期裝修工程量,得到了行業內外的廣泛好評。
與此同時,深圳地鐵集團與中國電建在赤灣停車場的工程實踐中積極推進新一代施工信息技術與項目生產深度融合。雙方在赤灣停車場建立了“智慧工地信息中心”,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借助智能終端和智能傳感設備對工程施工現場的人、機、料、法、環等各要素進行統一調配和管理,實現了現場管理的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
地鐵12號線是一條支撐深圳西部發展軸的地鐵線。線路全長約40.6公里,全線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共設站33座,其中換乘站18座,堪稱西部“換乘大王”。該線路起自南山區左炮臺站,自南向北穿越南山中心區、寶安中心區、福永片區、大空港及會展片區后,終至寶安區海上田園東站。截至目前,赤灣停車場的主體工程完成100%,場區工程完成100%,上蓋開發匝道完成87%,綜合樓安裝裝修完成92%,整體推進迅速。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