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城際和多式聯運班列產品供給。為加快構建全國快貨物流圈,與一季度相比,增開跨鐵路局集團公司的快運班列31列,總量達到245列。其中,增開南京東至城廂、蕪湖東至西寧、鄭州北至磨憨等方向城際班列12列,城際班列開行總量達到122列;增開豐臺西至江村、南翔至平湖南、欽州港東至昆明東等方向多式聯運班列19列,多式聯運班列開行總量達123列。首次在北京(大紅門)至廣州(官窯)間開行時速120公里多式聯運班列,采用50英尺集裝箱重去重回、循環運輸,主要運送電商快遞貨物,將大幅提高貨物運輸效率。
提升中歐、中亞班列開行質量。分別安排中歐、中亞班列圖定線路87條、39條,提升班列運輸品質,加大跨里海運輸走廊中歐、中亞班列組織力度,積極拓展境外運輸通道,保障國際供應鏈穩定暢通。擴大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編制范圍,每周安排開行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5列,后續將根據需求持續擴大開行規模。同時,加快推進阿拉山口口岸綜合查驗場建設,與海關部門加強合作,積極推廣鐵路快速通關模式,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和效率,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