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車站站臺門作為將軌道交通站臺與列車運行區域隔開的安全設備,具備障礙物探測功能,避免列車運行對乘客造成傷害。然而,傳統的站臺門管理方式仍有較大的可提升空間,比如,在多個站點同時開展供電倒閘作業后設備狀態確認等相關檢查時,門梯專業人員逐站進行人工確認的方式效率受限,難以讓工作人員及時、全面、準確掌握設備狀態。因此,為進一步提高站臺門管理性能,臺州暢行軌道機自中心(以下簡稱“機自中心”)探索研發了站臺門遠程智能巡檢系統,為保障乘客安全進出列車、站臺升級加碼。
功能革新?解鎖站臺門遠程監控新功能
臺州S1線全長約52公里,共設有15個車站、720扇站臺門,其中,480扇站臺門已經投入使用。機自中心緊跟智慧運維的需求和發展趨勢,全面調研國內地鐵行業站臺門遠程智能巡檢的情況和解決方式,以降低人力、時間成本,實現遠程施工配合為目標,創新了站臺門遠程智能巡檢系統。
技改后的系統不僅具備強大的本地監控能力,更實現了遠程實時監控與操控,它以專用網絡構建數據傳輸通道,提供了高度的安全性,確保了數據傳輸的穩定、安全運行。該系統通過單站連接、多站交互、遠程監控等方式,實現了“一對多”的遠程監視功能。巡檢人員無需親臨現場,即可直接了解站臺門的運行、故障和報警情況,有效監控和管理站臺門狀態,并迅速應對、解決問題,實現對所有車站站臺門的遠程巡檢與設備狀態確認。這一功能的實現,大幅提升了巡檢效率,縮短了響應時間,確保在供電倒閘等關鍵時刻,能夠迅速掌握全局,保障站臺門的安全可靠運行。
智能運維?挖掘站臺門管理新潛能
在機自中心創新遠程智能巡檢系統后,臺州S1線站臺門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遠程智能巡檢系統可實現遠程施工配合,幫助工班人員“足不出戶”,在工作站遠程監視局域網內各站點的站臺門狀態信息。這一改變讓原來3小時的工作僅需5分鐘即可完成,時間利用率提升97.2%,大大提高了設備狀態確認效率,保障了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不僅如此,借助該系統,工班人員可在故障發生時第一時間通過工作站電腦查詢對應站點的后臺信息,查看故障點位,有針對性地攜帶相應備件趕往現場,降低故障修復時間,故障處置效率提高50%。
接下來,臺州S1線將繼續深化技術創新,探索站臺門遠程智能巡檢系統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深度融合,積極推動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智能化轉型與發展,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體驗。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