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深汕合作區持續降雨。下午兩點,趁著雨勢漸弱,張衛林穿好雨衣急匆匆出了門,他要和幾個安全員一起到工地檢查排水溝情況,如有堵塞,馬上疏通。
雨中安全巡查
張衛林是中鐵十四局二公司科教大道項目的安全總監,廣東入汛以來,持續性降雨給正在施工的他們帶來不小挑戰。為了確保安全度汛,該項目部嚴陣以待、科學組織,堅持念好“迅”“訓”“巡”三字訣,快速啟動防汛應急響應,開展演練培訓,做好安全巡查,打響汛期安全“保衛戰”。
“防汛工作事關工程和人員安危,容不得半點兒閃失,必須未雨綢繆?!痹诜姥磻表憫獑訒希擁椖控撠熑速Z鐵民再次強調。雖然他已經在廣東施工了近10年,但每年一到汛期,他還是繃緊弦。此次會議詳細部署了防汛應急各項工作,成立了以項目班子成員為主的防汛工作小組,明確了各單位具體分工和責任人。項目全員還一起學習了防洪防汛專項方案和應急救援預案。
在提升防汛意識的同時,該項目部多舉措強化員工防汛能力,結合正在開展的安全生產月活動,加大培訓力度,將防汛知識融入日常宣傳、專題教育中。項目安全管理人員還化身講解員,走進工地現場、班組生活區,進行防汛知識宣講。
開展防汛應急演練
在蓮花隧道出口,該項目部以“演”促“防”,組織全體參建人員開展了一場防汛演練。演練中,剛剛參加工作的段世華作為一名救援人員,親歷了整個應急救援過程,不僅過了一把“演員癮”,還鍛煉了應急處置實戰能力。
雨季施工,項目部的防汛度汛工作從攻堅戰轉入持久戰,張衛林和同事們更忙了。他們兼顧施工安全和防洪防汛工作,高頻次開展安全巡查。降雨之前,他們借助無人機航飛全線,對發現的安全隱患第一時間整改;在雨中,他們也不敢馬虎,深入施工現場、生活駐地,摸排檢查重點部位、重要設備等安全情況,及時疏通排水溝,確保萬無一失。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