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Trimension UWB技術,乘客在經過閘機時無需掏出手機或公交卡,便可自動完成支付出入站,極大提升了通行效率。據悉,深圳通已與深圳云巴一號線運營單位合作,攜手手機廠商與TSM服務商,率先在坪山高鐵站和中芯國際站啟動了UWB系統的商用化。預計到2024年10月底,云巴一號線的11個站點將全部完成UWB系統的部署。
UWB技術相比基于NFC的非接觸支付進一步簡化了流程,實現了真正的“無感”支付。UWB系統可以通過乘客的智能手機進行自動識別,用戶無需特意出示設備,系統即可完成支付。這種體驗不僅減少了閘機排隊時間,還將推動高鐵與地鐵等多種交通工具間的無縫銜接。
根據通信距離的不同,UWB無感支付在地鐵站的實現方式可分為近距離和遠距離兩種。無論是近距離的閘機扣費,還是遠距離的站內定位跟隨,UWB技術都為乘客提供了極為便捷的支付體驗。
恩智浦表示,基于Trimension SR100和SR150的解決方案專為城市地鐵等人口密集的基礎設施設計,未來將會推出更高性能的SR200,進一步優化UWB在交通支付領域的應用。
這次合作的成功將進一步推動UWB無感支付的普及,為智慧交通帶來更多便捷與創新。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