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條氫能空軌已經在太原“試飛”了!日前,一段太原清徐氫能空軌試跑的視頻刷屏,彷如低空飛行,科幻感十足。
從2023年8月底封閉道路,對清泉湖到東湖空軌試驗線進行施工;到2023年11月開始掛車;再到今年4月“起飛”試跑,太原清徐空軌可謂創造了全國軌道交通建設的最快速度。
據悉,清徐兩湖連通試驗縣空軌項目投資近兩億元,使用鋼材三千余噸。線路東起清徐縣清泉湖畔城北體育公園,西至東湖旁清源水城,全長1023米,可容納200余人,設計時速每小時30公里。
雖然清徐空軌一列空軌由兩節車廂組成,只能載客200人,不及地鐵的十分之一,但這是國內第二條空軌線路,也是全球首條以氫能為動力的空軌。
“倒掛的地鐵”
優點不止兩三個
能夠“凌空飛行”的空軌,絕不僅僅只是“倒懸的地鐵”,而是一種新型低運量軌道交通工具。
空軌全稱為“空中軌道列車”,又名“懸掛式單軌”,是軌道交通的一種制式,其列車懸掛在單型軌道下方,將軌道移至空中,而不是像高架輕軌或騎坐式單軌那樣將整個路面抬入空中,因此克服了其他軌道交通系統的弊病,無需擴展城市現有公路設施即可緩解交通難題。
在造價方面,空軌的成本較地鐵、輕軌都要低,費用約為地鐵的三分之一。比如,地鐵或輕軌牽涉到大量拆遷問題,隱性成本比較高,施工時間也長。而空軌占地面積小、建設成本低、施工方式簡單,有人調侃說“就是將馬路上的燈桿加粗了”,一般每處施工幾天就可完成,全線只要幾個月就能將空軌豎桿組裝完畢。
由于是全封閉電力驅動,無噪音、無污染,因此它不受惡劣天氣的影響,遇到大雪、冰凍等天氣照樣能跑。
列車掛在空中
很多人有個疑問:那么重的列車掛在空中,有個風吹草動會不會掉下來?
這個擔心完全是多余的!空軌技術自1901年德國開始研發,已有百余年歷史,技術成熟,列車不會掉下來的原因在于其獨特的設計和技術特點。
首先,空軌列車的軌道梁完全能夠承受列車的重量。
其次,列車通過轉向架上的導向輪和行走輪與軌道接觸,行走輪提供動力,導向輪則位于軌道兩側,起到緩沖橫向沖擊和提供向心力的作用,這樣設計可以避免列車脫軌。隨著科技的發展,列車通過電磁力或磁力實現懸浮,這種設計減少了摩擦,提高了運行效率。
此外,列車的剎車系統非常先進,能夠支持較短的發車間隙,進一步增強了安全性。
氫能給空軌
與修建地鐵投資動輒每公里10億元,工期長、運行維護成本高相比,空軌向城市立體空間要資源,具有投資小、工期短的優勢。而且其運行養護成本低,更適合北方內陸經濟欠發達城市,比如,太原。
當氫能遇到空軌,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空軌是一種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的城市軌道交通制式。氫能是一種清潔低碳、靈活高效、來源廣泛及應用多元的能源形式。原本依托電網系統運營的空軌改用氫能,無疑是插上了一雙“綠色的翅膀”。
中鐵科工與美錦氫能成立氫能源空軌研發中心,將美錦成熟的氫能動力系統改進研發出能夠適配空軌列車的動力模塊,給傳統意義上依托電網系統運營的空軌交通系統插上了氫能的“翅膀”,擺脫了地域、空間、供電的束縛,實現了更環保、低廉、高效運行。
清徐空軌對山西
清泉湖到東湖空軌,并非清徐唯一的輕軌。
2023年8月,在清徐縣召開的相關會議中強調“要高標準打好年度系列組合拳”,這一組合拳即“三開三會兩軌兩節”組合拳。
兩湖連通試驗線成功運營后,清徐縣將適時啟動耿陽西街運營線項目,從山西省針灸醫院途經清源水城,抵達美錦零碳基地,總長約7公里。
依托空軌,清徐還將建設空軌產業園,氫能空軌和空軌產業園將帶動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融合發展,拉動集聚百億級的“新基建”新型軌道交通產業集群。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