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蜀道集團石棉鄭家坪兩支搶險突擊隊成功會合,石棉王崗坪往鄭家坪方向的最后一塊“硬骨頭”被啃下,省道217線聯合村隧道至王崗坪段石棉端貫通,僅剩聯合村隧道至王崗坪段瀘定端還在搶通。
省道217線在“9·5”瀘定地震中損毀嚴重,尤其是石棉王崗坪往鄭家坪方向,因山體垮塌導致道路中斷,沿線躍進村、幸福村只能靠水路通行。
在“9.5”瀘定地震中受損嚴重的省道217線
9月10日起,蜀道集團搶險突擊隊持續開展這一段道路的搶通工作。為了盡快搶通道路,讓沿線能通行車輛,應急搶險突擊隊多點作業,連續作戰,施工現場共投入22臺挖掘機、11臺裝載機、35名人員在近60度的斜坡峭壁上展開作業。
搶險隊奮戰“孤島”
為保障施工現場人員、機械設備安全,突擊隊設置了水上安全觀察哨,邊坡孤石采用爆破加人工排險方式施工,并安排“蜘蛛人”實時監控滑坡體排危排險,蜀道建設者在數次與反復塌方的戰斗中逐漸占據上風,啃下了省道217線上什月河大橋橋頭、鄭家坪等一個又一個“硬骨頭”。搶險突擊隊繼續鏖戰搶通保暢一線,今天起,將集中火力打通省道217線聯合村隧道至王崗坪段瀘定端最后的“一公里”。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