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訊 記者自數金公共服務有限公司獲悉,自3月30日起,青島軌道交通全網開通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無網無電支付。市民使用數字人民幣手機SIM卡硬錢包、手機PAY硬錢包和IC卡式硬錢包即可閃付過閘,甚至手機無網、無電時也可以順利進出站,實現了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全介質 無障礙”在軌道交通場景的應用,充分滿足公眾對支付工具便捷、安全的使用需求。
據悉,此次全網上線的項目是全國首個“延遲扣費”模式數字人民幣無網無電支付應用,硬錢包余額不足亦可先行快速過閘,符合交通運輸部行業標準和人民銀行金融安全技術規范,對于全國軌道交通領域落地數字人民幣支付極具示范意義。
數字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除了在數字人民幣APP開通軟錢包使用數字人民幣之外,中外用戶還可通過智能手機、網點柜面或兌換機等方式辦理不同形態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使用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流程更簡化,支付更便捷,為包括境外來華人員、老年人、殘障人士等在內的廣大用戶提供了豐富的支付選擇和便利的支付體驗,凸顯了數字人民幣的人民性、普惠性,在提升支付服務便利化方面可以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此次我市軌道交通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無網無電支付的全網上線,是數字人民幣無網無電技術應用的重要里程碑。為數字人民幣在零售、文旅、交通、醫療、教育等行業的雙離線應用開辟了廣闊空間,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對于完善支付手段、改善支付服務,深化支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踐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都具有積極意義。
數金公共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數字金融和綠色低碳的數字金融科技企業,深度參與了數字人民幣在軌道交通場景的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生態建設相關工作,先后上線了全國首個以數字人民幣結算的碳普惠平臺“青碳行”,建設運維了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展示體驗中心,承擔數字人民幣(青島)創新實驗室運營。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