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平谷線是北京首條跨市域的區域快線,將加快推動“通勤圈”建設,全線預計于2025年完工。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平谷線馬坊站施工現場,目前該站已經完成主體結構建設,正在進行高架段架梁施工。
步入馬坊站施工現場,北青報記者看到,一座兩層島式四柱三跨魚腹型高架車站已初見雛形,鋼框架結構的站廳頂棚結構清晰可見,建設者們正在緊張忙碌地進行著站間架梁工作。據了解,軌道交通平谷線(22號線)西起朝陽CBD區域東大橋站,東至平谷中心城,經過朝陽區、通州區、三河市、平谷區,沿線串聯起北京CBD、定福莊組團、運河商務區、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燕郊組團及平谷中心城區。“在平谷段共設置3個站點,分別為平谷站、馬昌營站和馬坊站,其中馬坊站和馬昌營站均為地上站,主體結構已經完成,平谷站為地下站,目前正在進行明挖,今年年底主體結構也將完成。”北京市平谷區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王小路介紹,目前馬坊站至馬昌營站區間線路高架段已經開始架梁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將完成7公里區間架梁施工。
王小路還提到,目前馬坊站至馬昌營站間隔10.5公里,是整條平谷線中間隔最長的兩站。未來這里將實現大站快車的運行模式,運行時速將達到地上車站每小時160公里,地下車站每小時120公里。“高峰時段將在馬坊站甩站通行,該車站預留了遠期越行及故障停車條件。”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平谷線路全長約81.2公里,地下段53.8公里,地面、高架線約27.4公里,共設置21座車站。其中,北京段長約51.2公里,設站16座;河北段長約30公里,設站5座,沿途共有12座換乘車站。平谷線建成通車后,北三縣到城市副中心將實現最快9分鐘通達,北三縣到CBD地區(東大橋站)最短時間為32分鐘,平谷區到CBD地區最短時間為55分鐘,將極大便利沿線居民,串聯起中心城、副中心、平谷及河北三河地區,大大拉近京冀兩地時空距離。“作為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我們期盼平谷線很久了,希望能夠早日建成通車,這樣我們進城就方便多了,能節省很多通勤時間。”一位居民告訴北青報記者。
據介紹,截至5月底,北京段車站的主體結構完成27%,河北段主體結構完成20%,全線預計于2025年完工
京津冀三地經過幾年的協同發展,已初步形成了由“通勤圈”“功能圈”“產業圈”組成的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據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勤圈”是現階段首都都市圈建設的重點,主要是促進環京地區深度融合,完善區域快線,加強公共服務配套,形成同城化效應。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