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舉辦的“協同發展·共譜京彩華章——2024年北京商品住宅用地推介會”在昌平未來科學城舉辦。本次推介會是京津冀三地首次聯手同臺推介土地,通過“北京搭臺,三地唱戲”,推進區域一體化建設。其中,北京市推介87宗540公頃用地,天津市推介81宗380公頃用地,河北省廊坊市主城區和北三縣推介22宗110公頃用地。
8成供地環繞軌道站點
去年4月,本市首次舉辦市級商品住宅用地推介會,有近80家房地產企業參加。今年,推介會繼續舉辦,報名企業數量也持續攀升。與去年相比,今年北京推介項目數量更多,增加了14宗80公頃,增幅近兩成;空間布局則與去年基本保持一致,中心城區占比3成,城市副中心及平原多點地區占比5成。
87宗商品住宅用地中,8成位于軌道交通站點周邊,例如朝陽區永安里項目、海淀區朱房四街項目、豐臺區萬泉寺及花鄉項目、大興新城核心區項目、順義區東風商場項目等;4成位于“三城一區”及產業園區周邊,例如海淀區翠湖及永豐K項目、昌平區高教園四期及朱辛莊項目、亦莊新城X24等項目。
“昌平是一座面向未來的科學城、充滿活力的大學城。”昌平區區長支現偉介紹,年內計劃供應7宗用地,其中4宗位于未來科學城,周邊產業布局成熟,高素質人才集聚,住房需求旺盛,極具投資潛力。
通州區區長鄭皓重點推介了6宗用地,均位于副中心核心承載區和重點功能區,半數以上位于軌道站點周邊。“城市副中心未來發展前景美好,隨著房地產支持政策不斷優化,當下正是企業到副中心投資布局的最佳時點。”鄭皓說。
熱門區域受企業青睞
今年的推介會上,展示手段豐富多樣,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包括亦莊在內共15個區的區長,通過視頻暢談區域發展、推介優質地塊、誠邀企業投資。各區還設置了展臺,由供地服務專員介紹地塊信息、了解企業需求。
“這塊地確實好,好多企業盯著呢。”在通州區展臺,工作人員印制了小型展板,便于向企業展示地塊亮點。通州梨園強力家居項目地塊頗受企業青睞,該地塊距離梨園站約800米,周邊設施齊全,以居住用地為主,兼有綜合服務、商業金融等功能,綜合條件十分優越。
記者現場看到,不到半小時,海淀、通州、順義等區準備的上百本項目推介手冊就被企業領取一空。“您可以掃描這個二維碼瀏覽電子版資料。”在順義區展臺,工作人員耐心向到訪企業解釋,并重點介紹即將推出的5宗用地。海淀區展臺則通過大屏幕滾動播放地塊信息,今年擬供應的地塊包括朱房四街地塊、翠湖地塊等,涉及海淀南部地區和中關村科學城北區。
昌平區重點推出的7個地塊,總建筑面積約137萬平方米。其中,六環路土城出口土城新村改造項目位于北京大學昌平新校區周邊;馬池口項目緊鄰昌平主城區,西側有馬池口埝頭工業區,南側有未來科學城;小沙河棚改項目周邊有101中學未來科學城校區等教育資源,及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等醫療資源。
聯手津冀推介優質用地
今年推介會主題為“協同發展·共譜京彩華章”,三地聯手同臺推介土地,加強規劃對接、政策銜接、交通連接、產業承接,共同探索協同發展新模式。
“武清城區的形狀就像一條魚,魚頭沖向北京,魚尾是天津市九區。”天津市武清區區長許穎悟介紹,本次武清推介的12宗用地,總價低、容積率低、建筑密度低,同時配套完善、交通便捷。廊坊市市長劉媛重點推介了廊坊市主城區和北三縣22宗開發潛力較強用地。
北京金隅地產開發集團董事長程洪亮表示,北京提前推介優質地塊,進一步穩定了市場預期。懋源地產集團副總裁劉強表示,2024年北京土地供地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助力北京城市發展。“京津冀三地從地塊周邊市政、公共服務配套建設等方面加強系統謀劃,為市場提供了持續且豐富的用地資源,值得房企來京投資、到津冀發展。”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場研究總監張凱說。
“從全國范圍看,北京土地市場仍然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將持續推進城市總體規劃落實,適時優化完善相關土地交易規則,營造鼓勵真實競爭、充分參與的市場環境。近期,本市還將發布《北京市高品質住宅設計導則》,為不同面積、不同價位的住宅項目提供“好房子”規劃設計指引,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