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日前,光明路隧道累計掘進突破2420米,已完成開挖任務超80%,為隧道按期貫通提供重要保障。
作為全線重要控制性工程,光明路隧道位于老甘井子區中石化廠區下方,暗洞總長2898米,為大連地區首例全線非爆破開挖施工隧道。
光明路隧道工程屬于大斷面、小凈距、淺覆蓋隧道,結構受力狀況復雜,局部地區存在溶洞,且下穿城市生活區和石油化工工業區,涉及化工廠、燃氣管道等單位。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光明路項目部施工負責人林濤:
隧道要穿過石化廠區、居民區,不能爆破施工,只能用“銑挖法”施工,每天每個作業面只能“啃”1.5米至2米。
施工現場井然有序,工人們在緊張忙碌地搬運物料、安裝鋼拱架、進行支護、裝運物料等,運輸車輛則有序地進進出出。當快到隧道作業的掌子面時,大量的滲水與泥土匯成泥漿。空氣中飄浮著大量粉塵,加上潮濕悶熱,令人喘不過氣來。懸臂掘進機猶如鋼鐵“穿山甲”,用最前端齒盤一點點“啃”著山體巖石。懸臂掘進機開挖一段后,后續的工作班組在隧道內架設鋼鐵拱架、鋪設鋼筋、噴射混凝土,以固定山體。
針對隧道“大斷面小凈距淺覆蓋”的特點和硬巖銑挖效率低、成本高等諸多難題,項目團隊通過召開專家會、開展技術研討,先后嘗試鉆孔劈裂、三臂鉆孔+劈裂工裝改進、鉆孔+銑挖等施工方法,將臺階法優化為“超前小導洞擴挖法”施工,實現開挖、支護流水作業。
截至目前,光明路延伸工程各區域施工進展順利,2處跨越鐵路立交橋施工主體結構均已完成,中華路立交主體結構預計8月底完工,振連路立交和201國道立交主體結構均完成過半。
光明路隧道南北段、東西線4個工作面正加速推進施工,力爭2022年10月初實現隧道貫通,年底完成光明路延伸工程全線主體結構施工。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