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城市之下,地鐵站內客流如織,人們來去從容盡享通勤便利生活;隧道里盾構掘進,軌道項目現場熱火朝天、景象繁忙。
開年即開跑,起跑就加速。成都軌道集團搶抓項目大干快干,拼經濟搞建設,奮力兌現廣大市民乘客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截至目前,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在建線路、軌道交通資陽線及市域(郊)鐵路成德線、成眉線10條在建線路共計有104座車站已封頂,100座車站進入機電施工及裝飾裝修階段。
27號線一期工程
13個車站和區間接觸網冷滑試驗完成
近日,伴隨著接觸網冷滑試驗受電弓徐徐降下,成都軌道交通27號線一期工程大豐車輛段出入段線至王賈橋站接觸網冷滑試驗完成。
冷滑試驗是指在接觸網不受電的情況下,通過受電弓的滑行,對接觸網進行動態試驗檢查,以驗證受電弓與接觸網的機械性能匹配情況。“冷滑”的意義在于,為接觸網的送電及熱滑試驗提供有力保障。
27號線一期工程北起新都區石佛站,西至青羊區蜀鑫路站,沿線途經新都區、金牛區、成華區、青羊區,線路全長24.86km。冷滑試驗為大豐車輛段出入段線至王賈橋站,共計13個車站和區間。本次冷滑試驗表明,接觸網弓網匹配性能良好。接下來,建設團隊將陸續進行大豐車輛段出入段線至王賈橋站接觸網送電及熱滑試驗,努力實現北段軌行區移交目標。
市域(郊)鐵路成德線
10座地下站均已打圍完成
3月25日,市域(郊)鐵路成都至德陽線工程成都段杜家碾站主體管線遷改工作全部完成,為后續圍護結構施工及主體基坑開挖掃清了障礙。
截至目前,市域(郊)鐵路成都至德陽線10座地下站(成都段6座、德陽段4座)均已打圍完成,其中德陽南站—四川建院站明挖區間已進入土方開挖及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四川建院站、五洲廣場站正在進行土方開挖,韋家碾站、鳳臺三路站、杜家碾站、國際商貿城站、斑竹園站、德陽北站正在進行圍護施工,鳳臺三路站、友誼站、杜家碾站、國際商貿城站、斑竹園站和文廟廣場站正在進行管線遷改施工。
另外,高架段涉河工點青白江橋正在進行鋼棧橋、樁基施工。鴨子河大橋和石亭江大橋主墩樁基已完成,進入承臺施工階段。濛陽制梁場臨建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鋼筋加工車間建設。
成德線杜家碾站施工現場
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在建線路最新進展來了
成都軌道交通8號線二期:全部車站、龍潭寺車輛基地已封頂;7座車站全部機電進場,機電安裝及裝修完成97%。
成都軌道交通10號線三期:3座車站封頂,2座車站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盾構累計掘進占總量的89.2%。
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20座車站封頂,剩余1座車站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16座車站機電進場施工,盾構累計掘進占總量的91.2%。
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二期:17座車站封頂,剩余1座車站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已完成洞通,17座車站機電進場。
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三期:4座車站封頂;盾構累計掘進占總量的55.4%;3座車站正在進行設備房施工。
成都軌道交通27號線一期:23座車站已全部封頂;線路已洞通、短軌通,23座車站機電進場,機電安裝整體完成64%。
成都軌道交通30號線一期:23座車站封頂;全線已洞通;23座車站機電進場,機電安裝及裝修完成45.2%。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