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成都軌道集團召開工作大會,介紹了2024年軌道全年建設部署,提出了國內首創“四前置”工作理念。
成都軌道集團創新提出“運營前置、TOD前置、資源開發前置、市政配套前置”的“四前置”工作理念,把乘客優先貫穿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全過程,推動車站、車輛段與TOD綜合開發項目融合,商業設施與基礎設施共同建設、相互融入,軌道交通項目與市政配套項目同頻共振。
“以該理念為工作基礎,確保軌道項目品質更優、全生命周期綜合效益最大,從頂層設計上落實‘軌道引領、公交優先’的綠色發展理念,構建軌道與城市深度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成都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年內將高標準開通三條新線加速呈現“軌道上的都市圈”。同時,積極促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推動構建多層次軌道網絡融合互聯體系,高質量推進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線路及市域(郊)鐵路共10線302公里建設。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建項目封頂車站突破114座,8號線二期全線車站已封頂,27號線一期、30號線一期全線洞通,軌道交通資陽線全線電通,成眉線1個高架站、2個地下站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接下來,將全力推動8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軌道交通資陽線高質量開通,線網運營里程突破‘650+’,龍泉至天府機場S13線年內可研獲批,‘軌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呈現。”該負責人介紹。
此外,成都地鐵將以“智慧蓉城”建設為牽引,大力推進“智慧城軌”示范項目建設,打造27號線全自動運行線路、升級智慧車站……更多智慧城軌場景,將人本設計與智能科技相結合,為市民乘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務。在TOD項目建設方面,將高品質打造陸肖站TOD綜合開發示范樣板,全速推進四川師大站TOD等24個TOD項目建設,力爭新開工130萬平方米,建成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4500套。
新聞多一點:
成都軌道交通8號線二期工程:該線為一期工程的延伸線,東北延伸至成華區、新都區,西南延伸至雙流區。二期工程線路全長7.81千米,共設7站8區間。
軌道交通8號線二期線路圖
成都軌道交通27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24.86公里,其中高架線7.51公里,地下線17.35公里,全線共設車站23座(高架站6座、地下站17座),其中換乘站9座,設大豐車輛基地1座。該線路為成都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條全自動運行線路,北起新都區石佛站,西至青羊區蜀鑫路站,連接成都新都區、金牛區、成華區、青羊區。線路串聯7個片區,沿途與9條地鐵線換乘。目前,成都軌道交通27號線一期車站主體工程已經封頂,全線實現斷軌通,現在已全面轉入出入口等附屬結構施工,以及裝飾裝修階段。
軌道交通27號線一期線路圖
軌道交通資陽線:全長約39公里,與軌道交通18號線福田站換乘,設高架站資陽臨空站,以及地下站幸福大道站、萇弘廣場站、寶臺站、資陽北站和一座臨空車輛段。該條軌道線串聯起了資陽、成都,線路通車后,資陽將融入成都“半小時經濟圈”。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