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重慶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軌道交通支隊打造的“執法專業知識普及+法律知識普及”的“雙普”示范基地,已基本實行常態化開放。
據了解,基地在重慶北站北廣場旅客出站口,總面積約700㎡,墻面布展面積約為249㎡,包括法治中國、守護軌道、安全出行、執法為民等板塊,以平面廣告、多維視覺、沉浸式場景體驗、語音播報等形式,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一款智慧多維普法產品和法治學習平臺,實現警示、宣傳、教育、執法服務4大功能有機融合。
其中,基地中的“守護軌道”主題板塊,采用卡通形象生動的演示了常見的軌道交通乘坐規則,還設置了模擬軌道車頭,在里面通過觀看立體影片,沉浸式體驗“擅自闖入軌行區”“軌道運行區低空飛行”“乘坐黑車危害”“強扒軌道車門”四大主題,引導群眾選擇合法出行方式,遵守乘坐軌道交通時的行業法規,共同維護軌道交通運營安全。
針對基地的“安全出行”部分,基地提供了出行避坑指南,還設置了二維碼,通過掃一掃,即可查看重慶北站地區班車客運、巡游出租車、網約車、公交車、軌道交通甚至一部分共享單車的重要信息。
“雙普”基地通過一張張圖片展覽,讓出行群眾多維度、全方位的了解到合法出行的重要性以及自身權益受損時如何維護權益,也推動了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增強了法治意識、安全意識,讓普法宣傳更“接地氣”,服務群眾更“聚人氣”。
據了解,在“雙普”基地,重慶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軌道交通支隊結合“憲法宣傳周”,聯合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組建黨員先鋒隊和青年志愿服務隊開展了以“賡續紅巖 軌行致遠”為主題的志愿宣傳普法活動,現場為過往群眾講解法律知識,把法律常識送到群眾身邊。
活動現場,設置了憲法知識有獎答題活動,有利于增強群眾法治意識,營造濃厚的法治宣傳氛圍。通過組織公職律師、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法律顧問為現場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重點針對過往市民開展普法宣傳,引導乘客安全出行,共護軌道運營安全。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