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北京地鐵運營一分公司消息稱,6月5日上午,亦莊線首列增購車成功抵運臺湖車輛段。后續(xù)經過靜、動態(tài)調試及型式試驗后,新車將投入運營,為乘客提供安全、舒適、便捷的出行服務。
6月5日一早,車輛從臺湖車輛段西門緩緩駛入。增購車輛采用6輛編組的形式,最高運行速度80公里/小時,與現(xiàn)有列車一致,同時新車外觀仍是亦莊線地鐵列車經典造型,顏色依舊是大家熟悉的“桃紅色”。
相比既有列車,增購列車應用了眾多的新技術,智能化程度更高,車輛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便捷性進一步提升,更安全更可靠。列車增設無感系統(tǒng)、健康管理系統(tǒng)、煙火系統(tǒng)、走行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為亦莊線列車快捷、安全的運營服務提供保障。與此同時,車輛各系統(tǒng)均有大幅度的升級,提高地鐵車輛各系統(tǒng)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列車空調機組和客室采暖采用集中式微機控制方式,既可根據(jù)外界環(huán)境溫度進行客室內溫度控制,也可根據(jù)各自的溫控器進行客室內溫度控制。具有自診斷功能和故障記錄、上傳功能。全列車各空調機組在車輛運行時由司機集中控制,也可通過網絡分別控制每輛車,為滿足乘客的乘坐體驗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xiàn)。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fā)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guī)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jù)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shù)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tài)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guī)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