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交建承建的烏尉項目天山勝利隧道1號豎井井身開挖全部完成,為全線4個豎井中首個完成井身開挖的豎井。
天山勝利隧道全長22.1公里,是世界在建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為緩解特長隧道施工中的通風困難、滿足后期運營通排風需求,項目團隊采用“三洞四豎井”的新型方式進行設計施工。其中,1號豎井為高寒高海拔的深大豎井,位于海拔3450米的天山深處,毗鄰烏魯木齊河發源地,屬環保敏感區,地表為多年凍土,加之地下水發育、圍巖變化和高地應力影響,施工難度和安全隱患防范壓力極大。
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嚴控施工安全、技術質量與環保不放松,持續改進施工裝備,優化施工組織,采用國內先進的八臂液壓傘鉆進行掘進施工,形成機械化流水線,實現打眼、爆破、出碴、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等全流程機械化作業,加班加點,歷經19個月,圓滿完成1號豎井的開挖任務。
據悉,天山勝利隧道全長約22.1公里,是世界在建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項目建成后將打通南北疆交通運輸屏障,對于推動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促進南北疆經濟發展和區域優勢資源開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