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軌道交通智造與運維協同創新平臺成立大會暨非暴露空間PNT 國際學術(東盟)論壇在廣州召開。大會上,“軌道交通智造與運維協同創新平臺”正式成立。本次活動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指導,廣州南方測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圖通位置網絡有限公司、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協會主辦,廣州南方高速鐵路測量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北斗平臺通信有限公司承辦。
南方高鐵公司總經理朱茂棟擔任了此次大會主題報告期間的主持工作。
“軌道交通智造與運維協同創新平臺”正式成立。據了解,該平臺由廣州南方高速鐵路測量技術有限公司作為運營單位,聯合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中南大學、青島青鐵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發起建立,旨在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體系,建立產業上下游與行業資源共享機制,建立國際合作平臺,推動建立智慧軌道交通的相關標準、評價、質量檢測體系,形成運營組織的多元化和智能化、技術裝備的自主化和品牌知名度、信息資源的共享度和利用率等。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民族品牌和中國標準,逐步建立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主導發展的軌道交通交通技術鏈和產業鏈。實現我國智慧軌道交通行業的快速和有序發展。
大會當天主題發言階段,共有10位來自中國工程院、泰國數字發展經濟局、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南方高鐵公司、鐵路交通院校校長(教授)、路局單位及技術研究院等領域的專家圍繞“構建智慧軌道交通新業態 促進全球位置服務新發展”的主題,發表了精彩的研討講話,并融合產學研合作、智慧軌道、智慧城市、運營維保發展、位置服務等專業領域的前沿技術、創新成果,尋求困擾軌道交通信息化領域的技術突破,激發業內學者新思考。
軌道空間信息化、城市軌道交通三維可視化、數字孿生、北斗+室內外定位導航及數字化、智能監測、虛擬現實等技術正在迅猛發展。智慧城軌運維、智慧車站、智慧乘客服務、城軌云平臺等領域也在不斷發力,助力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優質發展。目前,軌道交通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本次大會的召開,既為軌道交通各單位之間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臺,也展示了軌道交通信息化行業當前取得的成效,為推動智慧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提高軌道交通信息化水平做出新貢獻。
未來,軌道交通智造與運維協同創新平臺也將發揮好平臺聯盟大統籌、大生態的優勢,做大做實聯盟“朋友圈”,讓平臺建設成為推動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攜手打造立足粵港澳大地、面向全國、融入世界的創新基地和人才高峰高地。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