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地鐵在線網選取了一批站點將舊式票亭升級為智能客服中心,該設備集票卡處理、電子發票、語音問詢、資訊查詢等功能為一體,可以為乘客帶來更便利快捷的智慧服務體驗。
據悉,此次智慧服務升級選取的既有線路主要為線網客流較大的線路,實現了口岸站、樞紐站的全覆蓋。相較于舊式票亭,智能客服中心是集票卡處理、電子發票、語音問詢、資訊查詢為一體的綜合智能化設備,就像一臺大型機器人,當乘客遇到乘車事務需要問詢、處理時,可自助通過該設備獲取服務和幫助。
智能客服中心與舊式票亭最大的區別之一是大部分票卡事務只需通過自助操作即可解決,無需交由工作人員人工處理。在票卡處理上,智能客服中心支持乘客自助處理單程票、日票、羊城通、二維碼、金融IC卡等各類車票事務;在支付方式上,除了現金支付,還同時支持支付寶、微信等電子支付。在此基礎上,珠江新城站的智能客服中心還嵌入了羊城通“智能客服終端”,增加了羊城通智能客服業務功能,方便乘客自助辦理羊城通相關業務。
智能客服中心同時支持乘客通過語音問詢、屏幕點選等方式,與智能機器人“Yoyo”進行互動,自助查詢線路、換乘、票價、車站布局等相關出行資訊,即便工作人員不在身邊也能快速掌握出行信息。如遇到系統無法查詢的情況,還可通過點擊屏幕上方的人工求助按鈕連線人工客服尋求幫助。
與早期的智慧車站示范站廣州塔站、天河智慧城站,以及去年以來新開通的十八號線、二十二號線和七號線西延段各車站的智能客服中心相比,此次在既有線路上線的智能客服中心還增加了高低位臺設計,便于輪椅乘客、小朋友等特殊群體使用。
據悉,智能客服中心是廣州地鐵智慧車站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其除了從去年開始成為新建線路的標配外,今年還會在既有線路指定站點陸續推廣應用。廣州地鐵表示,今后將持續優化、完善智能客服中心設備功能,并視情況決定是否在更多既有站點推廣,為乘客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