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西環擴建隧道全線貫通現場
隨著“轟”一聲炮響,西環擴建隧道于15日全線精準貫通,標志著西環擴建隧道掘進取得里程碑式進展,為2023年實現通車創造有利條件。該隧道通車后,將極大方便沿廣澳高速到橫琴的游客進出長隆景區,并促進區域經濟及民生發展。
據介紹,橫琴新區環島西路(西環隧道及西環隧道以南段)擴建改造工程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重點項目,隧道總長580米,最大埋深146米,設計標準為單向2車道+人非通道,設計時速40公里/時。該項目由珠海大橫琴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代建,中國電建集團市政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稱“中電建市政院”)承建。
該隧道建成通車后,將極大改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深井片區的出行條件,使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并進一步完善橫琴島的路網建設,優化橫琴長隆國際度假區的交通集散功能,極大方便沿廣澳高速進入橫琴的游客進出長隆景區,并將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及民生發展。
西環隧道效果圖
中電建市政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擴建工程位于珠海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環島西路及長隆大道,擴建隧道位于現狀西環隧道東側,由南向北穿越大橫琴山,采用礦山法施工。該擴建隧道與既有運行西環隧道凈距不足8m,開挖洞徑達16.9米,屬超小凈距單側近接既有隧道施工;且擴建隧道南側入口、北側出口處覆蓋層較薄,巖層為破碎的Ⅳ、Ⅴ級花崗巖,中部存在2處巖層破碎帶;地質情況復雜。
同時,該隧道在開挖掘進過程中須在克服不利地質的同時保證既有隧道安全運行。這給隧道爆破開挖控制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也給施工造成了困難。
對此,該項目承建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利用超前地質監測,實時調整開挖方案,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同時采用預裂爆破、光面爆破、微差延時起爆等先進的微爆破技術和新工藝,最大限度減小對既有隧洞的震動,實現了全線安全、精準貫通。
據悉,該隧道現已貫通,珠海大橫琴股份有限公司各職能部門將繼續指導、督促項目各參建單位開展后續機電、裝飾、消防、交安工程的施工,積極協調解決項目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積極推動項目建設,確保隧道2023年實現通車條件。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