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環評公示正式啟動。
據《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受理建設項目環評信息公告20220704》,重慶市生態環境局于近期受理以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現公告有關環評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期為2022年7月4日—2022年7月15日(10個工作日),環境影響報告表公示期為2022年7月4日—2022年7月8日(5個工作日)。
據環評公示顯示,7號線一期工程起于科學城站,止于金風站,沿線主要經過沙坪壩區和高新區。在沙坪壩區主要沿飛雪路、縱五線敷設,在高新區主要沿永泰路、科學大道、高新大道、櫻桃路敷設。
其中,在沙坪壩區主要沿飛雪路、縱五線敷設,分別設飛雪寺、物流園南、物流園北、物流園樞紐、科學城,共5座車站;線路在高新區主要沿永泰路、科學大道、高新大道、櫻桃路敷設,分別設金鳳、斑竹林、石門壩、西城公園、科學會堂、含谷、寶洪山、童善橋、中柱村、西永南、西永、微電園、西井大道,共13座車站。
正線全長約27.8km,鋼輪鋼軌制式,全線地下敷設;新建地下車站18座,其中沙坪壩區5座,高新區13座;設白市驛車輛段1座,設110kV主變電所2座(含谷南變電所、物流園變電所),主控制中心依托已建的4號線西延段的江北控制中心。
運營初、近、遠期均采用As型車6輛編組,DC1500V接觸網供電,最高運行速度100km/h。
本項目無涉水工程,正線下穿梁灘河(結構凈距10.96m)、下穿文旅城人工湖(結構凈距18.58m)、下穿蓮花灘河(結構凈距5.6m)。
本項目無害化下穿白市驛縣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30m,埋深約20m,無害化穿越自然保護區面積約0.0431hm,不涉及在自然保護區內占地。
評價區內以規劃區為主,居民文教區分布相對集中且數量相對較少。線路基本沿既有或規劃道路地下敷設,目前除起點科學城站~物流園南站區間的地面路網處于規劃中,沿線道路已基本實施。
項目區建成后屬于市政污水管網覆蓋和白含污水處理廠、土主污水處理廠、西永污水處理廠等城鎮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
本次公示內容顯示,主線全部為地下敷設,同時公布了具體站點。
其中,西永區域及物流園區域站點設置最多,科學會堂站設置也是首次公開。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示還公布了具體站點設置及具體實施詳情。
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環評公示之后,意味著離開工更近一步了。
期待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開工!
重慶軌道交通 17 號線一期(大學城站~石家院子站)工程,整體位于高新區,大致呈南北走向,主要輻射大學城、曾家、金鳳等區域。
本項目建設內容包括線路工程、車站工程、車輛基地、主變電站等。本項目線路全長 14.18km,起于大學城站,終于石家院子站,主要沿大學城中路、虎曾路、海含路敷設,均為地下線。本項目共設 9 座車站,均為地下站,平均站間距 1.649km。全線設換乘站 5 座,分別與 1 號線、7 號線、15 號線、19 號線和 27 號線實現換乘。本項目新建大學城中路主變電所 1 座,控制中心利用江北控制中心。本項目新建曾鳳路車輛段 1 座,占地約 23.2hm2,出入線長約 1985.065m。本項目設計采用 As 型車,最高運行速度 100km/h,初期、近期、遠期均采用 6 輛編組。
本項目工程總投資 1225696.05 萬元,計劃工期 2022 年 12 月至 2026 年 12 月。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