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鳥馱日,迎風起航。在投運一周年之際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累計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
今天,也是成都地鐵18號線直達天府國際機場的一周年.
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開通后將銜接,雙流國際機場和天府國際機場。近日,該線路也迎來重大進展!
隨著最后一塊頂板的澆筑完成,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工程雙流機場2航站樓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標志著全線所有車站主體結構實現封頂。
雙流機場2航站樓站順利封頂
19號線二期是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項目中首條全線車站全部封頂的在建線路,這一重大進展也為19號線二期工程順利開通運營奠定了基礎。
銜接“雙機場”
19號線二期工程是銜接雙流國際機場和天府國際機場的重要軌道交通線路,線路主要沿西航港大道、雙華路、寧波路及東山大道敷設,呈西北-東南走向,全長約43.17千米,共設12座車站,其中換乘站10座,均為地下線。
線路開通后將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和天府國際機場“兩場一體”的運行模式創造條件,擴大天府新區核心區向雙流、溫江輻射,對成都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具有重大意義。
高效施工
最快實現全線車站全部封頂
此次封頂的雙流機場2航站樓站位于雙流機場T2航站樓前停車場范圍內,是10、19、30號線三線換乘站。車站為地下三層結構,采用明挖法施工。為加快推進車站及線路建設進度,成都軌道集團組織總包單位中電建及參建各方,提前準備、全面統籌,積極協調解決交通疏解、市政設施拆除、管線保護等諸多難題,并提前做好技術準備、方案論證等工作,確保項目施工跑步進場。
在施工過程中,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多措并舉,協調施工單位加大人員和設備投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嚴格施工計劃管理,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快速推進工程建設速度,實現全線所有車站順利封頂。
19號線二期工程為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規劃項目中最快實現全部車站封頂的線路。
緊抓質量
針對19號線二期工程穿越機場停機坪、高鐵、地鐵既有線、高速公路等多處建構筑物,成都軌道集團嚴守安全紅線,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前置專項方案、開工條件驗收要求,緊盯施工過程管控,加強日常巡檢督查,確保了施工安全順利推進。
同時,緊抓工程質量體系建設,規范施工工序,積極開展質量攻關和技術創新,重視新工藝、新技術推廣應用,積極解決質量控制難點、消除質量風險點,提升施工質量控制效果,保證工程實體成型質量。
其中溫家山站、正興灣站、紅蓮站、藍家店及合江站5個站點獲得“四川省結構優質工程”稱號。
綠色施工
多個站點獲“成都市綠色標桿工地”稱號
成都軌道集團高度重視現場安全文明標準化建設,從現場圍擋、出入口設置、施工道路、濕法作業、封閉作業、在線視頻、非道路移動機械等方面逐項梳理,以“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問責制”一體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工地揚塵防治和綠色施工的各項要求,多個站點獲得“成都市綠色標桿工地”稱號。
同時,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嚴格執行成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相應等級預警要求,落實相應應急措施,對各在建工點實行分級管控,切實做好施工工地空氣污染防治管控工作,為項目生產有序、快速推進,社會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目前成都軌道集團正按照全線總體工程籌劃有序推進軌道、機電設備安裝、裝修等后續工程。
19號線二期全線車站主體結構封頂
下一步,成都軌道集團將繼續秉承“安全、文明、平穩”的總體要求,持續嚴控安全質量紅線,細化施工組織安排,兌現節點目標任務,全面推動第四期規劃項目建設,助力打造成都都市圈立體交通體系,為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奮力打造中國西部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軌道力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