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憑路建設現場傳來捷報:經過四百多個夜以繼日的努力,大憑6標控制性工程——板角隧道左洞順利貫通。至此,該標段全線6座隧道全部實現雙洞貫通,為項目按時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板角隧道貫通合影
板角隧道為大憑路第二長隧道,也是項目重點控制性工程之一,該隧道左洞全長1291m、右洞全長1295m。施工地點為構造溶蝕峰叢低山地貌區,隧道進出口均為斜坡地形,山體陡峭且存在巖溶、危巖等不良地質現象,地質復雜、施工難度大。為解決隧道施工難題,穩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以黨建為引領,嚴抓安全,積極應用“四新技術”,保證了施工進度。
板角隧道人車分流、二襯外觀平整
項目依托“交投先鋒+大憑鐵軍”聯合黨建品牌引領,設立“黨員示范崗”、隧道青年突擊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和青年生力軍作用,聚焦施工生產,連續攻克了施工難題、疫情防控、汛期防洪等困難,不斷推進隧道建設。
板角隧道洞口
指揮部嚴格落實集團公司安全標準化要求開展安全管理工作,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和監控量測,嚴格控制好隧道開挖進尺、二襯與掌子面安全間距等施工。通過班前五分鐘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檢查、智慧工地等,將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做實做細,確保施工生產處于安全可控狀態。
參建人員對隧道進行安全檢查
積極應用“四新技術”優化工程質量,打造亮點工程。在隧道施工過程中嚴格根據圍巖情況控制隧道進尺,并投入三臂鑿巖臺車、防水布掛布臺車、濕噴設備等先進設備,加快了施工進度,提高了工程質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