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近期,高鐵能耗問題引發關注,有網絡傳言稱“我國高鐵一公里耗一萬度電”,這是真的嗎?對此,國鐵集團進行了回應稱,這種說法其實是誤解、混淆了概念。
在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的研究所里,工程師黃金給記者展示了這樣一組數據:在京滬高鐵上對4個8節車廂編組的主力動車組車型進行能耗測試,4個車型均按照每小時350公里的時速往返行駛2636公里,平均每公里耗電量分別為21.6度、23.5度、19.5度和21.1度。網傳“一公里耗一萬度電”的說法混淆了單位時間和單位里程兩個概念,與事實不符。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黃金:一般像這種一萬度電的計量單位,可能更多的是說輪周功率。復興號的輪周功率大部分是在9700千瓦到10000千瓦左右的數量級。如果是以持續9000多千瓦的功率運行一個小時,就是9000多度電,但是列車運行一個小時,列車運行的距離可能已經在300多公里,它這種說法有一個理解上的錯誤。
專家告訴記者,對于高鐵運行的能耗單位,業界一般采用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千瓦時每人每百公里,代表列車行駛100公里平攤到每位旅客的能耗量;另外一種單位是千瓦時每列每公里,代表一趟高鐵列車運行一公里的能耗量。我國高鐵列車每公里耗電量約為21.4度,和世界上其他高速鐵路的列車能耗相當。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黃金:我們在分析動車組能耗的時候,首先把它的單位要拉到一個水平上,在一個尺子下去進行比較。在這個尺子一致的情況下,我們國家動車組的能耗和國外動車組基本上是相同的水平,在350公里速度等級的列車水平上,我們還要略優于他們的動車。
據了解,截至目前,我國高鐵總里程超過4.5萬公里。專家表示,高鐵列車容量大、編組長,一次性可運輸大量乘客,這種高效的運營模式使得單位乘客的能耗降低,進一步提升了整體效能。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高鐵列車人均百公里能耗僅為飛機的18%和大客車的50%左右。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