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咨詢“晉城軌道交通規劃”相關問題:
建議規劃6條城市軌道交通。一號線[市域(郊)鐵路],鳳凰山煤礦–北石店—-大陽煤礦–太陽古鎮。二號線,晉城東高鐵車站–大學城–司徒–司徒小鎮–澤州公園。三號線,司徒接軌二號線,經晉煤集團–晉城大醫院–巴公鎮–巴公化肥廠–蘭花煤化工–晉鋼–高平 四號線沁水南——陽城南——機場——晉城東——高平東車站,在車站之間增加所經過鄉鎮車站,即采用大車站“十”城市軌道車站的模式設計四號線,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開行城市軌道交通。五號線,建議從川底——大東溝——下村——晉城東規劃高鐵走行線路,設晉城西高鐵車站和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同時,促進澤州縣長河片的快速發展。六號線(城際鐵路),晉城東——陵川——王莽嶺——接軌太行山旅游軌道交通。
晉城市委社情民意辦公室回復如下:
經市發改委核實,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促進城市軌道交通規范有序發展,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8〕52號)(以下簡稱意見),此意見是我省目前城市軌道交通工作的參照依據。
意見明確指出:嚴格建設申報條件。地鐵主要服務于城市中心城區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地區,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引導輕軌有序發展,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15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5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150萬人以上。擬建地鐵、輕軌線路初期客運強度分別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0.4萬人次,遠期客流規模分別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次以上、1萬人次以上。參照以上要求,我市目前還達不到申報條件。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國家政策導向,結合我市實際情況,適時開展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編制工作,認真研究建言內容,合理納入規劃。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