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融入生活,把技術應用于社會,用技術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亞迪始終致力于“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以“電動車治污、云巴治堵”的綠色大交通發展理念,隨著全國第七條云巴線–合肥比亞迪園區云巴線的開通,云巴再次給我們帶來了無數驚喜,讓我們繼續走近云巴,看一看在“它”穿梭暢行的身影背后,還藏著哪些新的黑科技。
云巴的最強大腦
通信信號系統篇
云巴線路充分考慮了未來技術的發展與智能化、數字化,搭載了新一代列控系統TACS(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e System ,基于車車通信的列車自主運行系統),采用全自動無人駕駛、全新車車通訊技術、基于5G切片的車地無線通信技術、基于衛星和多傳感器的融合定位系統、高度集成化、智能化、小型化車站微智能體等黑科技。
比亞迪第三代列車自主運行系統
合肥云巴線為GoA4級設計,搭載全新TACS系統,在CBTC系統基礎上增加智慧調度、車車通信、虛擬編組、智能感知等關鍵技術,使得列車高度智慧化,擁有自主思考、判斷、決策能力,實現真正的無人化、自主化運行。
基于衛星和多傳感器的融合定位系統
比亞迪通信信號自主研發的基于衛星和多傳感器融合的定位感知技術,基于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GNSS、IMU等傳感器融合的定位感知技術,可實現列車安全定位和保障降級模式下的感知運行防護,有效提升列車運行安全。
在運行過程中,實現自主感知、主動探測列車前方障礙物,并提供預警和施加緊急制動,輔助列車安全運行。
車車通信——TACS系統
TACS系統在基于FAO全自動運行功能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安全高速的信息傳輸平臺,實現“車-車”之間通過網絡建立數據通信。
車車通信是一種去中心化的通信方式,顯著增加了資源利用效率與精細化程度,合理規劃速度曲線,有效縮短列車的運行間隔,在同等線路條件下運行更多的列車,大幅增加運行效率,改善早晚高峰時段列車擁擠的情況,為乘客提供更優質、更舒適的乘坐體驗。
同時,高度集成的車載功能使得線路可以大幅精簡軌旁設備,從而有效降低建設、運營、維護成本,減少能源浪費,達到建設更加綠色節能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目的。
基于5G切片的車地無線通信技術
利用網絡切片技術“虛擬化、定制化、專用化”的特點,使用“邊緣計算”技術讓計算能力下沉移動到邊緣節點,比亞迪通信信號進行按需定制,進行差異化網絡專用,建立了“定制化5G+云巴”整體解決方案,滿足專網需求,實現與公眾業務隔離資源獨享,提高云巴車地無線安全性及可靠性。
5G通信網絡具備超越光纖的傳輸速度,接近工業總線的實時能力,全空間的連接能力,應用于城市軌道交通后能有效解決當前困擾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運行的諸多問題(如車速及復雜環境對網絡的影響等),還能優化城軌交通運行系統,提升系統運行效率、降低能耗、助推綠色通信、實現節能減排等目標。
智慧調度系統
云巴線路具備“智慧城軌大腦”——智慧調度系統。系統能夠全面感知、全局協同、多場景聯動,實現車輛和機電設備實時監控,一鍵開關站、大客流、火災場景的跨專業智能聯動,制定全局調度最優策略,為運營提供更準確的數據支撐調度決策,提升運營指揮調度提率。
車站微智能艙
微智能艙是將車站通信設備、信號設備、UPS主機、磷酸鐵鋰電池、動力環境監控模塊、空調通風模塊、安防模塊等多個子系統設備集于一體的智能化設備。
微智能艙是一種新型的、高度集成的微型模塊化數據中心,具有集成化、智能化、小型化、成本低、適應性強等特點;成本只有傳統設備機房的1/5—1/10,占地面積降低了93%,可全方位適應復雜的戶外環境,滿足不同場景需求。
微智能艙屬于行業首創,在實際應用中運行狀態良好穩定,得到了充分實踐證明。
科技助力高質量發展,創新未來,比亞迪云巴致力于技術的不斷突破創新,以“系統高智能,設備高集成”為方向,真正做到,減體量不減需求,減投資不減功能,降低建設成本,縮短行車間隔,讓政府建得放心,市民坐得舒心,打造更智慧、更成本、更通暢、更舒適、更高效的城市低運量軌道交通產品。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