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市的公共交通運輸管理局(以下簡稱公車局orTTC)表示,本周一導致2號線部分地鐵停運的液壓泄漏事故今年已在整個交通網絡中發生七次。公車局行政總裁利里16日在公車委員會上呼吁﹐就事件行一項科學鑒證,了解導致這些工作車輛的液壓泄漏的原因。
利里說﹕「如事件只發生一﹑兩次,你會說是偶然,但當事件發生三至四次時,情況就不一樣了。」
在過去五年,公車局經歷了10次液壓泄漏事件,但今年五個月內便發生七次同類事故﹐僅在本周就有三宗﹐形成鮮明對比。
利里在會上表示﹕「困擾我的是這些泄漏事件的頻率及它們發生的方式。例如一個鋼絲編織加固的軟管是如何泄漏﹖我覺得這非常令人費解。」
利里亦面臨一些棘手問題,包括為何這些信息要等到現在才披露,以及在地鐵停運時為甚么公車局內部的溝通不夠順暢。
他表示,將聘請一位專家來「剖析,真正深入研究,是甚么導致這些問題」。
利里表示,這些事件有關聯目前為時尚早,這也是他為何要請專家來解決的原因。當被問及這些泄漏是否是有意為之時,他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在周一的事件中,一輛工作車在Bloor-Yonge站和Castle Frank站之間的軌道上漏油,造成「軌道滑動狀況」,需要人手清理軌道﹐導致介乎St. George站和Broadview站之間的2號線關閉近12小時。
公車局今日在會上還披露了本周一的泄漏事件發生在士巴丹拿站(Spadina Station),工人將維修車輛開到Lower Bay站,原以為已經修好,但后來它被拖回至Greenwood地鐵站時,整個過程泄漏了200升液壓油。
多倫多市一份報告發現,未來10年需要260億元來維護地鐵的基礎設施。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