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由中鐵十一局城軌公司施工的福州濱海快線重難點工程——枕峰山隧道左線安全貫通,他們用“欺硬怕軟”的TBM盾構機,成功攻克“上軟下硬”復雜地質并創造了國內TBM盾構機施工新紀錄,被國內行業專家譽為“盾構鐵軍”。
福州濱??炀€連接福州火車站至長樂國際機場,線路總長62.4公里,設計時速140公里,比常規城市地鐵速度快了近一倍。
中鐵十一局城軌公司承建的福州濱海快線二標2工區,包含祥謙站~首占站區間范圍內的明挖區間,枕峰山隧道、枕峰山高架,大象山隧道、大象山高架及塘嶼隧道,工法結構涵蓋了深基坑、過渡段、高架橋、樁板段、暗挖法、盾構法及TBM長大隧道等多種形式。其中,全長4.53公里大象山隧道和1.4公里枕峰山隧道,是全線的控制工程,也是國內罕見的城市軌道交通長距離大直徑山嶺隧道。
去年8月,在施工枕峰山隧道時,TBM在施工進口的1300米硬巖層還比較順利,但在隧道出口約百米施工中卻遇到了“攔路虎”。隧道該地段處于“上軟下硬”回填地層和地質斷層破碎帶,對于“吃硬怕軟”的TBM盾構機并不適用,退回去更換盾構機機型也行不通。怎么辦?
面對如此復雜的地質環境,項目經理杜廣召帶領工程技術人員,科學優化施工方案,采用超前斜面注漿,隧道出口施行鋼拱架、超前小導管噴錨支護等措施,利用地質雷達進行無損超前探測,嚴控TBM刀具檢查頻率,并制定了各種風險應急措施。經過各級和全體參建員工的共同努力,成功攻克最后100米“上軟下硬”復雜地層“攔路虎”,并實現了隧道施工“零缺陷”。
目前,城軌公司福州濱??炀€二標2工區項目部,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并取得了6項施工專利及4篇國家級工法技術成果。(工人日報客戶端通訊員桑勝文 張璽)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