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獲悉,作為強化武漢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功能的一條軌道交通線路,地鐵新港線一期工程迎來新突破:首臺盾構機完成武漢火車站至鐵鋪嶺站右線區間掘進,順利出洞。
首臺盾構機出洞處“別有洞天”
新港線一期工程,起于楊春湖片區北洋橋站,經過武漢火車站,止于白玉山站,線路全長約10.9公里,共設地下站5座。目前,全線共有6臺盾構機在地下奮力掘進。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業主代表程佳煒介紹,武漢火車站至鐵鋪嶺站區間與其他普通區間不同,該區間共分成三段施工,包括盾構段、明挖段和之前與武漢火車站一起建設的預留段。
首臺盾構機接收處正好位于明挖段與盾構段的連接處。記者現場看到,6米多高的盾構機已經安全出洞。另一端,20多名施工人員正在明挖段作業。
“盾構段長約1公里,剛出發就穿越三環線,工序繁雜,質量安全標準高。”施工方漢陽市政項目負責人介紹,明挖段長約300米,開挖完成后,將采用現場澆筑混凝土的方式建設隧道。
新港線與4號線將實現站內換乘
隨后,記者跟隨地鐵施工人員來到盾構段的出發點,這是一座位于武漢火車站數百米之外的盾構井。
深入豎井底部,記者看到,隧道口兩端,一端為圓,一端為方。
“武漢火車站于2009年建成,新港線一期車站與一段隧道在當時已經提前建好。”程佳煒向記者解釋,圓形隧道是現在采用盾構法建成,方形隧道則是當年與武漢火車站合建建成。
記者沿方形隧道步行,一眼望不到頭。“我們沿著這條隧道,可以直接走到武漢火車站地下。”程佳煒說,目前正在進行新港線武漢火車站的二次結構改造,以前是“毛坯房”,現在要進行“精裝修”。
據了解,新港線站臺平行于4號線站臺,未來建成后,共用站廳換乘。
4條地鐵通達武漢火車站
新港線一期工程建成后,能夠提升軌道網通達水平,增強武漢火車站的集散能力。屆時,前往武漢火車站的地鐵線路將達到4條,即4號線、5號線、19號線與新港線。從地圖上看,這4條線分別從4個方向連接武漢火車站。
4號線從團結大道到楊春湖路,橫穿黃鶴路,從西廣場進入武漢火車站;新港線穿越三環線,橫穿白云路,從東廣場進入武漢火車站。4號線與新港線均是直接進入武漢火車站地下一層,與鐵路實現無縫接駁。
5號線駛入冶金大道后,在武鋼站轉彎,穿越三環線,車站位于武漢火車站東廣場,武昌、青山地區居民前往武漢站,除了4號線,又多一種選擇。
19號線穿越歡樂大道、和諧路,車站位于武漢火車站西廣場,市民從光谷、花山地區乘坐地鐵,20分鐘左右可到達武漢火車站,拉近了光谷地區與鐵路樞紐的距離。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