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氫能收到沙特合作伙伴TIJAN Petroleum Co.,Ltd.邀請在沙特進行商務訪問。根據企業高層的深入溝通,達成合作共識,并于2023年1月31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開發沙特氫能市場。雙方認為,氫能戰略合作項目的實施將有助于減少化石能源的應用,促進雙碳目標的實現。
根據協議,雙方將重點圍繞沙特氫能戰略,在沙特成立合資企業,共同推進沙特氫能項目。計劃到2025年底前,分為3個階段,總投資5億美元。通過該合作項目,將國富氫能的制、儲、運、加在項目開發和聯合運營上的成功模式帶到沙特,在當地發揮示范作用,促進當地綠色能源和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以此為起點,未來將打造更具規模、體量的氫能綜合應用,努力成為沙特氫能的重點項目。
根據沙特公布的“2030愿景”,到2030年,沙特將實現400萬噸氫能年產量和出口量的目標,成為全球氫能經濟的引領者。與此同時,1月31日,據阿拉比亞電視臺報道,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表示,沙特將投資1萬億沙特里亞爾(相當于2660億美元)生產清潔能源,并增加相關的運輸線路和分配網絡。阿卜杜勒-阿齊茲強調,“沙特決心成為世界主要的氫氣出口國,并計劃為當地工業提供清潔氫氣,并以有競爭力的價格生產綠色鋼鐵、綠色鋁、綠色肥料等綠色產品。”
沙特傾向于氫能產業,看到了巨大的發展前景。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零碳能源轉型報告》中預計,到2050年,全球凈零排放將需要約5.2億噸低碳氫氣,其中約3.06億噸綠氫來自可再生資源。此外,在沙特吉達港碼頭,還有8萬臺集卡運行,以滿足港口貨物的貨物運輸,特別是氫燃料電池車輛的應用場景。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