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在中國鐵建投資集團聯合投資建設的太原軌道交通1號線迎澤東大街站施工現場,中鐵十一局與中鐵十七局兩支鋪架隊伍成功會師。隨著最后一排軌排緩緩鋪設,軌道兩端順利完成接軌,標志著太原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實現全線“軌通”。
太原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整體道床總長59.28千米,采用大型機械化作業,極大提高了鋪軌效率。鋪軌作業過程中,600余名建設者克服了多種型式道床轉換、多單位空間立體交叉作業等諸多難題,5個鋪軌基地、11個工作面同步推進,全天候不間斷連續作業,確保如期完成控制性目標。
據了解,中國鐵建將多項創新工藝融入到鋪軌作業中:引入高鐵專用CPIII軌道控制網,并集成了CPIII加密施測技術,同時對CPIII網的相對點位精度進行仿真校準,確保軌道精度誤差控制在±1.0mm內。同時,為降低列車運行震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在沿線人群密集區針對性地設置了不同級別特殊減振道床,其中鋼彈簧浮置板是目前國內工藝最復雜的道床類型,通過搭建高性能“緩沖帶”,不僅能顯著降低運行噪聲,還能有效提高乘客的乘車舒適度,為列車的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截至目前,太原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已順利實現了“洞通”和“軌通”兩大節點,預計2月實現“電通”,3月開始組織聯調聯試,9月啟動不載客試運行,全力以赴確保年底開通初期運營。(丁園 馬賓 孫曼)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