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打造軌道上的經濟圈,重慶軌道交通建設迎來歷史性跨越。2月23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重慶軌道交通“跨越500公里”新聞發布會宣布:軌道5號線北延伸段即將建成通車。屆時,重慶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計達到12條、運營總里程實現500公里大跨越。這意味著,重慶建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網絡。
重慶是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市空間尺度大,特別是受四山、兩江自然條件的制約,通勤半徑大,出行距離長。為破解市民出行難題,2004年,重慶建成了首條軌道交通線路——2號線。這也是西部地區最早建成的軌道交通線路。之后,我市軌道交通網線路不斷延伸。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書記、主任岳順表示,目前,我市軌道交通已經形成“環射+縱橫”的運營網絡,工程建設投用強度達到歷史最高階段。
在重慶,500公里的軌道交通運營里程、284座軌道交通站點,不僅覆蓋中心城區全域,還延伸到主城新區江津、璧山。市民乘坐軌道交通從璧山城區到大學城只需5分鐘,從江津到中心城區只需30分鐘。
在重慶,軌道交通成為市民出行的重要選擇,全網累計客運量83.7億人次,日最高客運量達425.3萬人次。2022年,軌道交通客運量9.1億人次,全國排名第七,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42%。
重慶軌道交通還取得多項世界“第一”和全國“第一”。軌道2號線為國內首條跨座式單軌,3號線為全球單線運營最長、運輸效率最高、客運量最大的跨座式單軌,形成了山地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成套關鍵技術;創新研發了軌道交通車輛As型車、雙流制車、城軌快線車等新型車輛,實現全國首創、重慶智造。
對于市民而言,軌道運營里程超過500公里還意味著什么?截至2022年12月底,在我國,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500公里的有北京、上海、廣州等7座城市。重慶軌道交通突破500公里后,運能運力將提升到600萬人次/日以上,可為更多乘客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服務。
到2025年,我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突破600公里(達616公里),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將超過50%。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