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鐵7號線二期工程定制的兩臺盾構機在河南新鄉和貴州貴陽兩地分別下線,由建設、設計、監理、施工及裝備制造等單位領導及盾構專家組成的聯合驗收組進行了工廠驗收。
地鐵7號線二期工程由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建設分公司建設,該工程分為北延段及南延段,全長約16.9千米,均為為地下線路,設車站14座,換乘站5座(其中與已批復線網換乘站3座,在編線網換乘站2座),新建北安停車場1處。
驗收過程中,驗收組奔赴實地查驗了盾構機的刀盤、主驅動系統、管片拼裝系統、推進系統、注漿系統等主要部件的功能情況,聽取了有關盾構機維修改造的內容、現場維修情況、內部驗收及整改等情況的專題匯報,就設備現狀進行了充分溝通交流,仔細查驗了質量資料。經各單位研究討論,一致認為盾構機功能動作全部滿足設計要求,現場測試正常運行,同意通過驗收。將于春節后運往項目施工場區。
此次驗收通過,為后續盾構施工提供了真實有力的參考數據,為確保盾構施工安全、提高隧道成型質量以及規避重大風險奠定了基礎。標志著該工程即將進入區間掘進盾構施工階段。后續,青島地鐵第二建設分公司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標集團黨委“高質量發展”,勇擔使命,確保各項工作齊頭并進,為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地鐵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