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由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參建的哈爾濱地鐵3號線二期工程西北環靖宇公園、清真寺、靖宇五道街三站35kV環網一次送電成功,為該區段其他后續工程勝利完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哈爾濱地鐵3號線貫穿中心城區道里、道外、南崗和香坊四區,并將群力、哈爾濱西站、哈西地區與城市核心區聯系起來。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環建成后,將對紅旗大街、友誼路、康安路等重要街區及路段起到重要的交通緩解作用,進一步提高城市運行效率。
為確保“電通”目標按時完成,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與中交總承包精心籌劃,施工單位中鐵一局集團發揚實干精神,主動出擊、攻堅克難,積極組織,集中力量,克服疫情及現場施工障礙等多重困難,保證了西北環太平橋站至北馬路站各變電所施工安裝任務的順利完成。
本項目施工存在設備數量多、重量大,電纜線路長,敷設環境差等諸多不利因素。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地鐵地下站環境復雜,設備、線纜運輸無法完全采用機械完成,施工全靠工人人拉肩扛。
環網電纜是地鐵供電的大動脈,供電安裝首要任務是要單盤五六噸中,單根長度1000多米的電纜,從地面送到車站20米深的地下,然后再運送到長達數公里的地鐵隧道。這項工作對地鐵供電來說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難題。為了確保機電安裝任務順利完成,地鐵集團和中鐵一局四電項目部反復研究施工方案,并建立了安全應急預案。盡管車站外面是零下20多攝氏度嚴寒天氣,車站里面是陰冷、潮濕的施工現場。但他們沒有為困難所嚇倒,項目經理及專業技術人員靠前指揮,和大家一樣參戰,發揚鐵軍“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每個車站60余人,靠手拉肩扛,硬是把1000余米長的電纜送到位。
由于地鐵車站及區間均為地下設施,地鐵供電電纜主要敷設于每個車站站臺1.3米高的夾層之中,每站約鋪設150多根高壓、低壓電纜,總長度達20多公里,工人要在不足1.3米的夾層中彎腰進行安裝操作,一干就是六七個小時。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