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9時58分,杭溫鐵路王塢隧道安全順利貫通。經全體參建員工的頑強拼搏,該隧道為中鐵十一局杭溫鐵路二分部第4個貫通的隧道,這是項目建設取得的又一階段性重要進展。
王塢隧道全長819m米,最大埋深116m,進口端有近40米的淺埋偏壓段,巖體破碎、圍巖變化快,其中有多處節理密集帶,施工難度與安全風險極高。給隧道施工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和掘進阻力。
為加快工期進度,中鐵十一局杭溫鐵路二分部始終把安全質量放首位,采取出口單洞掘進方式,堅持技術開路、方案先行,在施工過程中,針對出現的大量技術難題,根據隧道設計圖紙、地勘報告、水文氣象等資料,進行了實地勘踏,有針對性的編寫隧道專項施工方案,并對施工方案進行了專家評審及變更,狠抓工藝工法優化、施工工序銜接、監控量測實施等方面工作。
在過程中嚴格落實標準作業和精細管控,上足機械設備資源,嚴格抓好終端管控,在安全保障上用實功,在技術質量上用真功,每一工序都“盡在掌控中”。
當前該項目部全體員工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下,正通過開展勞動競賽等活動掀起施工熱潮,加速項目攻堅,為實現杭溫鐵路通車目標不斷努力。王塢隧道的貫通極大的鼓舞了參建員工的士氣,為項目按期后續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杭溫鐵路項目建成后,杭州、金義、溫州三大都市圈聯系將進一步緊密串聯,并助力浙江省實現“一小時”交通圈,成為從長三角核心區域輻射浙江東南地區的骨干城際交通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