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00多天不懈奮戰,6月10日,樂山至西昌高速公路(樂山至馬邊段)首座隧道大田坳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樂西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突破,為全線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大田坳隧道是樂西高速公路全線唯一一座全隧為V級圍巖的隧道,最大埋深89m,圍巖以強風化粉砂質泥巖、砂巖及強風化巖溶角礫巖為主,層間結合較差,圍巖極其破碎,屬于極軟巖類且含有豐富的地下水,給現場施工帶來較大難度和安全風險。
面對不利因素,中鐵樂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凝聚參建各方力量,對進、出洞施工方案、安全專項方案等評審進行嚴格把關,為隧道施工提供必要的技術、物資和資金支持。中鐵九局SG2標項目經理部采用臺階預留核心土開挖法,及時處理地下水帶來影響,通過提前籌劃、方案保障、支護及時到位等措施,有效克服了洞口段偏壓、埋深淺、沖溝發育、圍巖節理裂隙發育、地下水頻發和砂層滑移等施工難題。
據悉,樂西高速公路(樂山至馬邊段)位于四川省以南的樂山市、涼山州境內,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4年~2030年)8條縱線中的第7縱,也是成都平原經濟區與攀西經濟區的又一條聯系通道。該路線縱貫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大小涼山彝族主要聚居區,是重要的致富通道。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