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地鐵8號線支線少海北站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地面附著物已經清理完畢,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水泥路面鋪設,整個施工場地干凈整潔;同樣在大沽河博物館站,區域內綠植已經全部遷移,為下步土建施工創造了條件。
青島地鐵8號線支線工程,在膠州共設11站,西起膠州火車站,東至大澗站,途徑膠州北站。其建成運營,不僅給市民帶來更便捷的出行體驗,而且將膠州老城區與膠東國際機場和高鐵等有機連接,讓膠州立體交通優勢更加凸顯。膠州老城區融入青島一小時生活圈。
全線設12座車站 膠州境內11座
地鐵8號線支線起于地鐵8號線大澗站,終于膠州火車站,均為地下線,全長20.4公里,共設車站12座,車輛基地1座(云溪河車輛基地(主要功能:地鐵列車停放、檢修、維護保養)。
其中,膠州段全長15.8公里,設車輛基地1座(云溪河車輛基地),車站11座,分別為:大沽河博物館站—少海北站—太湖路站—站前大道站—海爾大道站—溫州路站—福州南路站—廣州路站—瀘州路站—蘭州西路站—膠州火車站。
膠州火車站至五四廣場僅用62分鐘
根據規劃,地鐵開通后膠州火車站——大澗站運行23分鐘;膠州火車站——五四廣場站運行62分鐘,膠州老城區納入青島1小時生活圈。
“膠州這幾年變化真大,前年老火車站剛翻修了,地鐵也連上了,對火車站周邊居民真是方便了,想想以前,去趟青島真是不容易,地鐵8號支線建成后,1個小時到青島了,真方便。”家住火車站片區的市民姜先生感慨地說。
膠州市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
市民受益最廣的交通民生工程
地鐵8號線支線是膠州市核心區首條軌道交通線,是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重點推進項目,總投資165.15億元,其中膠州段投資141.23億元。8號線支線從城陽大澗站引出后穿過大沽河,沿膠州市揚州路、杭州路鋪設。
其功能定位是將膠州市引入青島市軌道交通網絡,促進膠州快速融青,引領膠州迅速發展。建成后將成為膠州核心區至青島中心城區的骨干交通方式,是膠州市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市民受益最廣的交通民生工程。
提升市民出行品質
引領膠州快速發展
地鐵8號支線建設與現運行的地鐵8號線共同構成了連接東岸城區、北岸城區,并輻射外圍組團的軌道交通快線,擴大了地鐵8號線輻射范圍。地鐵8號支線將與膠東國際機場、膠州北站連接,并將串聯起膠州市區主要交通干道、商業區,對完善膠州路網、帶動輻射商業發展、提升市民出行品質、擴大提升膠州立體交通優勢都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大運量的快速軌道交通,連通膠州城區與青島中心城區,并通過青島城市交通網,實現與青島各區的快速通達,滿足與各區旅客交流需求。根據客流預測,8號線支線初期(2030年)客流總量為13.6萬人次,全日換乘至8號線客流達到4.75萬人,遠期更是達到9.5萬人。同時,地鐵運行,低碳、環保,其快速、準時、舒適的優勢還將吸引大量機動車出行量,從而減少機動車出行總量,減少環境污染,有效改善城市環境,對實現城市的生態規劃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可在福州南路、蘭州西路換乘青島地鐵10號線
根據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地鐵8號線支線還將在福州南路站、蘭州西路站與遠期規劃的地鐵10號線換乘。
全部建成后,將實現膠州主城區、上合示范區、膠東國際機場、臨空示范區、超級港等區域軌道交通線融合貫通。
膠州市區將構筑起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綜合交通體系,促進膠州快速融入青島,實現同城化發展。
建設工期5年
2027年2月投入運營
根據建設計劃,地鐵8號線支線總工期為5年。
計劃2022年12月,完成地鐵8號線支線工程征地拆遷。
2026年11月,完成地鐵8號線支線工程施工建設。
2027年2月,完成地鐵8號線支線工程聯調聯試并啟動地鐵8號線支線工程試運營。
前期準備壓茬推進
工程建設快馬加鞭
為加快施工進度,我市成立地鐵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設在交通運輸局,5月16日正式掛牌,交通運輸局抽調精干技術力量,協調沿線鎮辦和企業,全面投入工程建設。經過前期周密籌備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青島市發改委已經正式批復青島市地鐵8號線支線工程相關手續;2022年3月8日,青島市地鐵8號線支線工程土建施工正式完成招投標。目前,指揮部正協調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住房服務保障中心、沿線辦事處等有關單位配合青島地鐵集團加快推進綠化遷改、管線遷改、交通調流、征地拆遷工作,為工程全面施工做好充分準備。
市地鐵建設指揮部將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快推進、快協調、高質量、嚴要求,加班加點,確保各項工程任務按期完成。
2022年3月8日
地鐵8號支線工程土建施工完成招投標
2022年5月16日
膠州地鐵建設指揮部掛牌
2022年12月
完成地鐵8號線支線工程征地拆遷
2026年11月
完成地鐵8號線支線工程施工建設
2027年2月
完成地鐵8號線支線工程聯調聯試
2027年2月
啟動地鐵8號線支線工程試運營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