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鐵集團153個BIM模型順利通過過程驗收
什么是BIM?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設領域的信息化新技術,通過三維模型的方式,能夠承載工程項目全生命期各類信息,具有三維化、數據化、協同化等特點,是數字孿生的重要數據基礎和技術支撐。
既有線BIM項目于2022年7月正式啟動,深鐵集團委托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為項目實施單位,以既有運營線路數字孿生為契機,圍繞貫徹落實深圳市《關于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的實施意見(試行)》《深圳市既有重要建筑BIM模型建模工作方案》工作要求,對除深圳南山區(2021年已建設完成)外其他既有運營線路分批開展地下基礎設施普查、BIM模型創建、BIM平臺升級、BIM應用場景開發工作。此項目工作可以說是對全力推進深鐵集團數字化轉型戰略布局的進一步落地和延伸。
既有運營線路第一、二批BIM模型的成果驗收工作,共計涉及26個車站、35段區間、1座樞紐、1座停車場。
為保障實模一致,今年10月17日至11月14日,深鐵集團組織相關單位針對10號線、 7號線皇崗口岸站、深圳北站樞紐、福田樞紐(2號線、3號線、11號線部分)開展BIM模型現場審查工作。根據現場審查意見和抽查結果,驗收工作組成員一致同意本次BIM模型過程驗收通過。
本次驗收的順利通過,標志著深鐵集團首次擁有了一條全線完整BIM化的既有線(地鐵10號線),為建設“智慧示范線”打下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既有線BIM模型的快速建成,離不開深鐵人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協作。
未來,深鐵集團將持續推動深圳地鐵BIM和CIM工作,確保既有運營線路模型按期高質量交付,助推數字深鐵再迎新起點,深圳智慧城市建設再創新高度。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