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隨著“大地開拓號”盾構機刀盤緩緩開始轉動,南京地鐵6號線TA01標1.2工區雙龍街出入場線區間盾構,從6號線夾崗站順利始發,正式開啟雙龍街出入場線區間隧道施工。
南京地鐵6號線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城市快線,南起既有地鐵S1號線南京南站東側區間終點,北至棲霞山站,線路全長32.4公里,共19座車站,均為地下線。截至目前,全線已有18座車站實現開工,14座車站完成圍護結構,其中7座車站完成主體結構。15條盾構隧道始發,其中6條盾構隧道貫通。
雙龍街出入場線區間是未來6號線通車后,配屬車輛前往雙龍街停車場停放、運用整備和檢修的“必經之路”,其施工也不同于其他盾構區間,是一個需要穿越重重障礙后再“破土而出”的特殊盾構區間。雖然這個盾構區間的長度只有500米,但“大地開拓號”盾構機卻要經歷始發后轉彎、爬坡、下坡、最后再爬坡到地面接收的“過山車”式旅程。
負責該項目施工的南京大地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翟進桃介紹,“300米小曲線半徑的轉彎掘進要特別注意控制盾構機的姿態,提前預判,對操作手和拼裝手的要求非常高,極易出現管片破損、漏水、錯臺等質量上的問題,而35‰的大坡度,極易造成電瓶車編組溜車,因此我們在盾構掘進的同時,對隧道成形質量及施工安全格外關注。”
除了要在地下轉彎,“大地開拓號”還要上跨已經洞通的6號線南京南站至夾崗站正線區間,上跨過程中,“大地開拓號”距離既有正線區間垂直距離僅有2米,“只有盾構機一倍直徑的三分之一,存在較大的風險,”翟進桃介紹,為了不給已經建成的正線區間隧道帶來壓力和擾動,在上跨南京南站至夾崗站正線區間之前,大地建設項目部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對正線區間采取加固保護措施,并對其擾動情況進行實時監測。
完成上跨動作后,“大地開拓號”還要下穿繞城高速,于聯絡通道處(用于排水、逃生的一個應急通道)達到一個新低點,最后再一路爬坡,到達雙龍街停車場后完成盾構接收工作。“這短短500米的盾構區間風險點確實不少,但是我們都做了充分的準備。”翟進桃介紹,考慮到整個區間盾構施工過程中要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及穿越上軟下硬的復合地層,施工單位采用了開挖直徑6.47米,重約500噸的復合刀盤土壓平衡式盾構機,在刀盤上安裝了更適合“啃咬”硬質巖層的滾刀,保證其掘進效率。據悉,若進展順利,雙龍街出入場線區間盾構施工將于今年年底完成雙線洞通。
值得一提的是,負責該區間盾構施工的南京大地建設集團是南京本土企業,該單位先后中標并參與承建了南京地鐵1號線北延線工程、6號線工程以及南京至馬鞍山市域(郊)鐵路(南京段)工程施工。近年來,在南京地鐵建設過程中,越來越多“本土力量”參與到省市重點交通工程的建設中,為南京軌道交通高質量建設不斷添磚加瓦。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