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16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就日前港鐵發生的車門松脫事故,已向特區政府提交初步調查報告。初步調查顯示,事故是由于隧道旁金屬護欄裝置移位,與駛入月臺的列車發生碰撞。
11月13日上午,港鐵油麻地站發生一宗列車事故,導致兩道列車車門移位,約750名乘客需疏散,其中有2人感到不適。
港鐵車務總監李家潤表示,港鐵非常關注事件,并在事故發生后檢視相關資料及了解情況,初步相信事故成因是列車駛入油麻地站月臺前,因隧道旁邊有一個金屬護欄裝置移位,與其發生碰撞,導致列車第一節車廂第一個轉向架偏離路軌,兩道車門移位。
他補充指,該金屬護欄裝置長7米,高2.4米,港鐵正就該組件為何會移位展開深入調查,包括組件維修安排、使用和損耗情況、環境因素等,也會就其他方面,包括列車軌道、月臺幕門進行深入調查,以確定事故成因。
李家潤表示,事故發生后,港鐵已檢查超過30個類似金屬護欄裝置,也會就軌道旁的結構裝置和相關設施展開龐大而全面的檢查,目標在6個月內完成,并向特區政府機電工程署報告。
李家潤也強調,港鐵已就事故成立調查委員會,聘請海外及本地專家參與,將在兩個月內完成調查報告,確定事故起因,檢討當日跟進及處理安排,落實改善措施。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