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隨著檢測列車從蘭州新區車站緩緩駛出,銀(川)蘭(州)高鐵甘肅段聯調聯試工作啟動,銀蘭高鐵全線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
銀蘭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鐵路網京呼銀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起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經蘭州新區接至蘭州樞紐。此次聯調聯試主要對軌道、路基、橋隧開展綜合評估及動力試驗,對各項設備逐步進行測試。
銀蘭高鐵尖山隧道出口
中鐵十四局承建的尖山隧道全長6002米,最大埋深519米,是甘肅段最長、埋深最大、唯一富水、存在高地應力的隧道,穿越7條破碎帶,地質構造復雜、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四級、五級圍巖達到90%以上。
面臨復雜多變的地質圍巖的困擾,建設者采用TSP、地質雷達、紅外線探水、超前水平鉆、加深炮孔、地質素描等方式,對隧道前方掘進地質條件進行超前綜合預報,為隧道施工提供指導和技術參數修正。同時,他們在施工過程中做到初期支護早封閉,仰拱與二次襯砌緊跟,嚴格控制施工安全步距,采取掌子面超前支護、開挖支護“一循環,一方案”、拱架鎖固局部增設大鎖腳等措施,確保了隧道安全貫通。
據悉,銀蘭高鐵中蘭段預計12月底開通運營,屆時將形成西北地區連接華北、東北的快速客運通道,對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