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隨著最后一次開挖,重慶至昆明高速鐵路(以下簡稱渝昆高鐵)白蘭隧道順利貫通。
渝昆高鐵白蘭隧道位于四川省宜賓市高縣羅場鎮境內,全長185m,為雙線隧道,設計時速350公里,最大埋深20m,據介紹,白蘭隧道為淺埋隧道且巖層緩傾,在施工中為克服隧道淺埋、巖層緩傾帶來的安全隱患,項目采用大型機械化配套作業,減少洞內作業人員的同時降低工人的作業強度,同時利用BIM技術與超前地質預報相結合,生成隧道地質三維模型圖,切實有效的指導現場施工,為白蘭隧道順利貫通提供了堅實保障。
同日,距白蘭隧道8公里外的渝昆高鐵高縣隧道也迎來掘進1000米的重大節點。高縣隧道全長6177米,最大埋深約479米,為微瓦斯隧道,施工過程中安全風險較高。施工方為促進提質增效,自主研發了噴射混凝土刮板工裝,總結提煉了噴射混凝土“三噴三刮一收面”七步法施工工藝,有效控制隧道超欠挖,大幅減少混凝土超耗,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時,提高初支平整度,通過二次襯智能型襯砌臺車,配置縱、環向軟搭接、防頂裂監測系統等技術,確保了隧道高質量建設。
據了解,渝昆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起自重慶西站,途經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和云南省,接入昆明南站,全長699公里,共規劃設置21座車站,開行旅客列車速度目標值350公里每小時。
項目建成后,能夠大幅改善沿線交通基礎設施落后狀況,有效縮短成渝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間的時空距離,促進人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快速融合,對構建西南地區高速鐵路主骨架,提升重慶、成都、昆明等中心城市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加速沿線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貫徹落實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具有積極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