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塞北,秋風蕭瑟。10月4日,來到集大原高鐵恒山隧道建設工地,只見工地現場機器轟鳴、車輛穿梭。
戴好安全帽,在中鐵隧道局施工人員的帶領下進入了恒山隧道2號斜井的施工現場?!敖涍^近兩年的奮戰,由我們隧道局負責施工的2號斜井在不久前正式抵達正洞。這也標志著恒山隧道工程5座斜井全部和正洞會師。”集大原鐵路恒山隧道二工區技術負責人李金龍說。
據李金龍介紹,恒山隧道水文地質復雜,主要有淺埋、斷層破碎帶、突泥富水、巖溶等不良地質,不僅施工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也很大,是集大原鐵路關鍵控制性工程。為提升工程建設進度,項目部設置了5座斜井進行分段開挖,以增加施工作業面。
“施工中遇到的困難,我們也是想辦法挨個兒克服,比如,掌子面從反壓回填注漿到開挖,再到反壓回填,從原先設計的格柵鋼架,變更到I16a型鋼鋼架,再到I20a型鋼鋼架,最后使用了I25a型鋼鋼架,最終通過帷幕注漿,歷時5個月安全通過變形段。目前,5座斜井全部開挖完成?!闭勂鹑绾慰朔┕ぶ杏龅降母鞣N困難,李金龍侃侃而談。
集大原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規劃中“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鐵路建成后,將形成呼和浩特經大同至太原快速鐵路客運通道,進一步增強我省與河北、北京及蒙西、中南、華東、華北地區間的聯系,對加快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恒山隧道正洞全長14760米,是集大原全線第一長度隧道。目前,恒山隧道12個正洞作業全面形成,不僅為恒山隧道快速掘進、全面提速邁出關鍵一步,也為集大原鐵路全線如期貫通打下了堅實基礎?!闭雇磥恚需F隧道局集大原鐵路項目書記陳斌說。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