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8點,隨著山體內的最后一層泥土被挖開,劍河至黎平高速公路(以下簡稱劍黎高速)TJ-4標段巖梁山隧道右線在清晨的陽光中正式貫通。
貫通儀式現場
貫通現場,挖掘機伴隨著震耳的引擎聲,不斷挖掘、清理著洞口的碎石及泥土。隨著洞口的擴大,昏暗的隧道也逐漸被陽光照亮。看著這一階段性成果,現場施工人員臉上紛紛露出欣喜的笑容。
逐漸挖開的隧道口
“比預期進度提前了10天,這也是我們整個標段6個隧道作業面里第一個貫通的隧道。”劍黎高速TJ-4二工區負責人張佳男激動地說。
挖掘機駕駛人員正抓緊挖掘工作
據悉,劍黎高速巖梁山隧道位于黔東南州劍河縣南加鎮境內,為小徑距雙線雙洞隧道,左線全長1152米,右線1145米,由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承建。因緊連劍黎高速全線控制性工程——南孟溪特大橋,右線隧道的貫通對大橋施工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劍黎高速巖梁山隧道施工入口
“劍河縣境內山高坡陡,南孟溪特大橋連接巖梁山隧道的引橋部分恰好處于懸崖絕壁,開辟施工便道難度大成本高,因此引橋部分遲遲沒有開工。”張佳男介紹。
據了解,南孟溪特大橋作為劍黎高速公路全線控制性工程,橋長987.5米,為雙塔雙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主跨跨度及主塔高度均排在黔東南州第一。
南孟溪特大橋施工現場
隨著隧道貫通,施工車輛便能借隧道進入引橋施工點,從而為南孟溪特大橋的如期竣工奠定基礎。而引橋施工點的開工也標志著劍黎高速TJ-4標段正式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巖梁山隧道貫通以后,我們標段的整體工程進度就完成了50%以上,接下來我們的施工重心將全面集中在南孟溪特大橋的建設上,標段主體工程也預計于2023年10月底竣工。”劍黎高速TJ-4標段項目部負責人曲智富說。
南孟溪特大橋效果圖
為在實現安全生產的同時,加緊加快施工進度,該標段也針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形勢,實施全封閉式管理,并不斷攻克交通運輸、施工技術等難題,在“一鼓作氣向前沖”的拼勁下,加緊推進各項目進度。
劍黎高速TJ-4標段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只是整個劍黎高速項目進度的一個縮影。作為黔東南地區高速公路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劍黎高速公路工程正式進入高峰施工階段,劍河縣、錦屏縣、黎平縣的交通發展也將翻開嶄新一頁。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