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是與“大城生長”相匹配的交通基礎設施,承擔著人們在城市空間流動的重任。截至目前,湖北武漢地鐵運營里程達到435公里,排名世界前十,進入世界級地鐵城市序列。
如何發揮黨組織作用,保障超大規模地鐵線網的高效運營?武漢地鐵運營公司堅持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黨建引領改革發展的新方法、新路徑,構建出“1+N”黨建項目矩陣,以黨建攻關解決市民急難愁盼,全面提升軌道交通服務質量、運營保障能力。
“紅色工作隊”攻克服務瓶頸
“這個功能對我這種‘路癡’來說真的太方便了!”湖北武漢上班族曹女士打開武漢地鐵乘車碼,在地鐵線網圖里選擇了所處的青年路地鐵站作為起點,選擇目的地楚河漢街站作為終點,很快完成了線路規劃及票價查詢。
近日,武漢地鐵完成了“Metro新時代”以及第三方APP乘車碼“乘客服務”功能升級工作,在可放大縮小的地鐵線網圖上直接確定出行路線計算出最優路徑,全線網282座車站的出入口信息同步至線上,失物招領平臺嵌入所有地鐵乘車碼APP內,消息播報重要通知滾動顯示……這些細微的功能優化都是在充分吸納了市民建議的基礎上進行優化的。
為提升數字化票務業務效能,武漢地鐵組建“AFC系統服務質量提升紅色工作隊”,黨員帶頭攻堅克難,按計劃開展了智聯售檢票系統的云遷移、軟硬件的開發升級改造等系列工作,新升級“乘客服務”功能提前一個月完成。目前,武漢地鐵二維碼過閘使用率占比近一半、手機掃碼支付購票占比近九成,地鐵“互聯網+票務”服務越來越受廣大市民乘客青睞。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打造黨建特色品牌、筑強支部戰斗堡壘。武漢地鐵堅持以“黨建+”工作模式,構建“紅色工作隊”“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三層級紅色示范體系,推進黨建項目化深度融合地鐵運營、安全、質量、服務等所有重點工作,不斷激發廣大黨員創先爭優的內生動力。今年,武漢地鐵運營公司黨委在95個黨組織中,成立26個紅色工作隊,設置170余個黨員示范崗,以主力軍的方式保障新線開通、大修架修、設備升級、服務品質提升等重點項目目標完成;每個一線生產班組均有黨員承包,劃定出黨員責任區,全面延伸黨組織對生產一線的覆蓋面;公司2000余名黨員通過亮身份、亮承諾、亮業績,與帶頭攻堅克難保運營、收集民意精服務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地鐵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骨干作用。
“壹號領航”提升技能水平
“班組通知,現在正線高溫達到40度,請正線司機嚴格執行一次作業標準,加強瞭望,天氣炎熱,注意客室空調運行狀態,個人身體有異樣及時報告?!?月份以來,武漢持續高溫天氣,全程高架線路的武漢地鐵1號線,乘務班組長每天的運營通知,其中重要一項就是通報高溫天氣注意事項。
“高溫天氣太陽直射正線鋼軌,好似灑水般的反光直晃眼,同時我們乘務員都是單兵作業,始終保持著環境同一、動作同一的“模式化”作業,精神消耗會很快,很容易疲倦,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號線乘務班組長程雄介紹說。
提升乘務員駕駛水平,強化安全管理,1號線乘務黨支部打造出“黨建領航、安全護航、人才續航、服務遠航”為支撐的“壹號領航”特色黨建體系,31名黨員模范帶頭示范,200余名青年爭做“壹號領航者”,強化高溫、大風、大雨、大雪等天氣情況下的運營保障,創新為民便民服務舉措。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打造黨建特色品牌、筑強支部戰斗堡壘。武漢地鐵運營公司構建出“1+N”黨建品牌矩陣,即公司黨委打造一個“都市脈動·紅色領航”黨建品牌,各基層黨組織圍繞各自中心工作分別打造N個黨建子品牌,每個品牌圍繞生產探索黨建攻關項目。今年以來,已確立30個黨建攻關促改革子品牌,其中“壹號領航”作為重點建設項目,以此作為示范在全線網11個乘務黨支部進行推廣,提升行車技能水平、列車正點率,讓更多市民乘客感受到地鐵出行帶來的便捷舒適。
“點面結合”打造精致地鐵
“口罩遮住了與乘客溝通的面部表情,但卻擋不住服務市民乘客‘微笑’的眼神?!痹?號線“微笑21天”挑戰賽打卡中,珞雄路站值班站長劉開鵬在微信朋友圈寫下心得體會。8月份,2號線黨支部發起“微笑服務”打卡活動,全線黨員主動帶頭,青年員工積極參與,他們通過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平臺,曬出自己工作狀態、作業標準、溫暖瞬間等短視頻和圖片。作為創建“十佳車站”之一的珞雄路站,車站26名員工以“線上+線下”方式,推行“零距離、零障礙”特色服務。
黨建賦能,激活客運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今年,武漢地鐵在25個客運支部中啟動第二屆“十佳車站”創建工作,圍繞團隊建設效果佳、日常管理水平佳等9個標準,增加1項特色指標,打造一批暖心服務示范站、志愿服務示范站、清廉地鐵示范站。
武漢地鐵線路里程最長、客運量最大的2號線黨支部,依托“通途行動”黨建品牌,將優化乘客出行體驗作為黨建項目進行重點攻關,列出8方面53項服務品質提升工作舉措,聚焦乘客幸福出行各個環節,黨員包干,責任到人。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全線114座衛生間專項治理工作,通過增設硬件、提高保潔頻次等方式消除異味;完成了有需求改造的25個車站乘客顯示屏改造工作,并增加付費倒計時提示;對所有車站標志進行了一次摸排、更新,特別是洪山廣場、中南路、常青花園等換乘站點,增設連續指引標志,乘客抬頭即可知道換乘路徑是否正確。
按照“用心、貼心、知心、精心、暖心”“五心服務”工作思路,武漢地鐵今年共形成了200余條改進和提升運營服務工作事項,以“四級遞單”方式逐一“銷號辦結”,破解客運服務難題,化解乘客出行痛點,以點帶線、以線促面方式打造“精致地鐵”窗口形象。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