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低運量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出爐!涉及這些地方
近日,南寧市自然資源局發布《南寧市低運量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2-2032)》,公示顯示,本次規劃線網方案由14條低運量軌道交通線路組成,總長度約205公里。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注意到,14條低運量軌道交通線網的規劃范圍較廣,不僅涉及青秀區、興寧區、江南區、西鄉塘區等主城區,還經過武鳴、蒲廟、六景等離南寧市中心較遠且未開通地鐵的區域,線路建成后,將更好地滿足區域內外的交通出行需求,給市民帶去便利。
▲南寧市低運量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2-2032)規劃圖。來源:南寧市自然資源局
根據本次規劃期線網方案,本次規劃以建設“軌道上的南寧”為總目標,構建與需求相匹配、與大中運量軌道交通相協調、功能層次清晰的低運量軌道交通網絡,重構綜合交通體系,整合公共交通資源,引導城市出行結構向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分區域、分功能構建低運量軌道線網,與城市生活圈緊密融合,與地鐵線網便捷換乘,低運量軌道線路靈活運營,適度預留未來發展條件。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分類》,城市軌道交通按照運輸能力劃分為大運能系統、中運能系統和低運能系統三類。我國目前的地鐵系統屬于大運能系統,其運輸能力一般大于或等于30000人次/小時,適用于地下。而低運能系統主要包括懸掛式單軌、鋼輪鋼軌有軌電車、虛擬軌道膠輪電車以及導軌式膠輪電車,其運輸能力一般小于10000人次/小時,適用于地面,例如重慶云巴示范線、武漢“光谷光子號”空軌列車等。
我國近年來積極推動低運量軌道交通發展,合肥、重慶、鄭州等城市也均于今年相繼發布了相關建設規劃。從事城市軌道交通設計行業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運量等級上而言,大運量和中運量軌道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低運量也有著節能環保、工期短、造價低、設置靈活等特點。
“低運量軌道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南寧市構建低運量軌道交通線網,有利于進一步加密地鐵線網、延伸地鐵服務,支撐公共服務中心及重點發展地區建設。”該業內人士指出,低運量軌道系統不僅可以滿足相應服務等級的交通需求,同時還能與現代化的城市形象相匹配。通過車輛定制服務,可滿足城市景觀、舊城風貌、歷史街區等特殊區段的要求,打造高品質交通、文化、旅游復合廊道,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和環境。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