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型居住區的東麗湖片區,一直在期盼著軌道交通線路的到來。近日,軌道交通集團公布了津寧市域(郊)鐵路一期工程(經三路站至淮淀站)第一次環評公示,未來東麗湖的居民們可以利用津寧線,實現與地鐵線網的連通。
根據天津中心城區至寧河市域(郊)鐵路一期工程(經三路站至淮淀站)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信息公示,該線路是天津中心城區-未來科技城-寧河走廊內市域軌道交通骨干線,工程南起空港,北至淮北淮淀示范鎮。線路串聯空港經濟區、東麗湖、未來科技城、北淮淀鎮。主要沿緯三道、東麗湖路、東金路、規劃興海道敷設。線路全長約17.5公里,均為高架線,設站4座,全線設淮淀車輛段一座,主變電站一座。
今年4月,天津軌道交通集團與寧河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深入開展務實合作共同推進津寧市郊鐵路項目建設。寧河區將主動與相關區和軌道集團密切對接,推動項目盡快完成前期工作,力爭2022年內具備開工條件。
津寧市域(郊)鐵路項目(主線)已納入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路網規劃及《天津市市域郊鐵路線網規劃(2021-2035年)》,是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助力“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的重要落實舉措,是寧河、東麗、空港、天津中心城區間快速聯系的市域郊鐵路,是沿線組團間便捷聯系的快速軌道交通。當前,寧河區段的線站位方案、車輛段選址及首開段方案已穩定,勘察設計招標工作已完成,項目立項的前期要件正在積極準備中。
根據《天津市市域(郊)鐵路專項規劃(2019-2035年)》,天津規劃形成由7條走廊線和2條聯絡線構成的天津市域(郊)鐵路網絡共計建成9條線路。總規劃規模為681公里(其中新建494公里、利用既有鐵路187公里)。其中,7條走廊線分別為津濱線、津靜線、津武線、津薊線(利用既有鐵路)、津寧線、津山線(利用既有鐵路)、津港線,2條聯絡線分別為寧武聯絡線和雙湖聯絡線。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和客流增長需求,以及城市財力、建設能力和運營能力,先期擬啟動 4 條走廊線局部段落建設,即津靜線、津武線、津寧線和津濱線。
作為首條開工建設的津靜線,截至8月7日,津靜市域(郊)鐵路首開段工程橋梁下部結構已完成82%,橋梁上部結構完成3%,車站主體結構完成37%;全線累計完成區間橋梁樁基2518根,占總量的95%;完成橋梁承臺303座,占總量的76%;完成橋梁墩柱256個,占總量的64%;完成車站承臺86座,占總量的86%;完成車站墩柱75個,占總量的72%。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