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雄東-昝西220千伏線路工程隧道主體實現全線貫通。
雄東-昝西220千伏線路工程起自500千伏雄東變電站,止于220千伏昝西變電站,線路全長2×16.154千米,其余部分利用既有的綜合管廊敷設。其中自建雙艙電纜隧道11.739千米,肩負著雄安新區起步區、昝崗片區、高鐵片區電力穩定供應重任。建設者首創明挖隧道鋁合金滑模工法,創新應用綠色裝配式護坡,隧道內壁采用全清水混凝工藝,隧道防水達到一級防水水平,有力推動了工程綠色建造,高標準踐行雄安質量,為工程高標準順利投運奠定了基礎。
雄東-昝西220千伏線路工程于2020年7月開工,是首個長遠服務雄安新區的電力主送通道,也是目前國內最長、容納電壓等級最多、土方開挖量最大的明挖雙艙電纜隧道工程,建成后將為雄安新區送來安全、清潔的電力能源,為新區建設提供堅強電力保障。雄東-昝西220千伏線路工程施工項目經理袁全富說,目前他們已經開展電纜敷設安裝工作,現場采用智能電纜展放和無塵化電纜接頭安裝技術,保證安裝質量,預計今年9月份全線竣工投產。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