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在大學城站參建人員的喝彩聲中,“天佑70號”盾構機刀盤破壁而出,佛山地鐵3號線工程獅山站~大學城站區間左線順利貫通。該區間右線隧道已于6月17日貫通,5天內完成2臺盾構機的接收,實現了雙線貫通,標志著3號線北調整段又一關鍵節點取得突破。
獅大區間長約2.5km,其中下穿黃洞逕水庫段長達0.7km,此外還下穿工業廠房、側穿廣云高架橋基、下穿廣三高速公路,存在多處400m小半徑轉彎,施工難度與風險高。為此,佛山鐵投集團組織參建單位針對各項施工難點,制定了以安全掘進為前提、超前預報為核心、綜合施策為保障的多項管控措施,歷時397天成功啃下一個又一個“硬骨頭”,確保兩臺盾構機先后精準出洞。
盾構機的長距離水下掘進是業內施工難題,佛山鐵投集團攜手參建單位迎難而上,堅持“穩”字當頭,多次邀請外部專家組共同研討、反復優化水下掘進方案,對盾構機進行針對性改造及試驗,總結出一套適用該區間的盾構掘進最優施工控制參數。同時,完善各環節應急預案,狠抓應急準備工作,堅持24小時應急值守,為盾構安全、平穩、快速掘進打下堅實基礎,且連續4個月獲得3號線全線“盾構施工進度之星”榮譽。
技術先行,質量至上。佛山鐵投集團以打造高品質工程為目標,會同參建單位在質量提升方面下足功夫,從管片生產制造、防水材料粘貼、掘進姿態、管片拼裝、同步注漿及二次注漿等每個環節,均進行嚴格質量把控,確保實現隧道管片“滴水不漏”、管片間錯臺可控、隧道側壁光滑平整的品質目標。
成績是昨日奮斗之標記、目標是今日前進之動力。佛山鐵投集團將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完成3號線工程剩余區間的建設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真抓實干,迎難而上,錨定關鍵節點不放松,用穩產高產的建設成果再次書寫新的奮斗篇章。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