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15時,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西站至五原東站區間施工現場,隨著首對500米長鋼軌順利鋪設,標志著包銀高鐵內蒙古段正式進入鋪軌階段。
首段軌道鋪設線路為包銀高鐵包頭至臨河段,該段鋪軌施工具有橋涵占比高、上跨鐵路營業線點位多、作業精度要求高、鄰近營業線施工干擾大、鋪軌工期緊張等特點。
為安全、優質、高效完成鋪軌任務,項目建設單位采用目前國內先進的工程線調度信息化系統為施工安全“保駕護航”,該系統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可自動識別施工計劃,模擬虛擬軌道,建立防區,還可遠距離監控鋪軌機、長軌運輸車、焊軌車等設備,實現管理智能可視、安全自動預警。
包銀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北地區連接東北、華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和經濟大通道,其中內蒙古段全長402公里,設計速度每小時250公里。
包銀高鐵建成后,包頭到銀川列車旅行最快時間將由現在的6小時縮短至2小時左右,對內蒙古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完善區域鐵路網布局、加快文化旅游建設、促進沿線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完)
包銀高速鐵路全長519公里,全線共設13座車站:包頭站、白彥花西站、烏拉特前旗站、五原站、巴彥淖爾站、磴口站、堿柜站、烏海站、烏海南站、惠農南站、石嘴山站、沙湖站、銀川站。
分包頭至惠農和惠農至銀川兩段建設。其中銀川至惠農段全長100公里,目前已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年底前將開通運營;包頭至惠農段全長419公里,計劃2025年底前建成通車。
包銀高速鐵路全線通車后,可形成銀川—包頭—北京高速鐵路通道,銀川至北京將由目前的18個小時縮短至5個小時左右,將形成我國東北、華北至西北、西南地區的又一條快速客運通道。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